市場反應<br>救市無效美元拆息拒降

市場反應
救市無效美元拆息拒降

聯儲局與四大央行聯手救市,透過短期拍賣備用信貸(TAF)向金融機構注入大量短期資金,務求紓緩信貸市場的壓力,但歐洲3個月銀行同業美元拆息仍高企於4.95厘,接近7年來高位,反映銀行界仍不願增加放貸。
在五大央行宣佈救市措施後,市場對措施反應毀譽參半。分析員認為,「聯手」令市場意識到央行解決危機的信心,但同時亦令市場對次按的嚴重性產生疑問,若情況受控,央行何須聯合出手?

顯現央行解決危機決心

這個被視為九一一後全球最大的聯手救市措施,僅歐美大行參與,亞洲央行卻被摒於門外,瑞銀分析員伍爾德里奇解釋,相對歐洲銀行,亞洲受美國次按的衝擊較小;加上亞洲國家擁有龐大的外滙儲備,資金充裕,央行可以隨時向市場注入大量資金,因此亞洲受次按的影響僅限於貿易層面,而非金融界的缺錢問題。中國人民銀行、日本央行及瑞典央行皆對措施表示歡迎,認為可緩解信貸危機。
縱使聯儲局早前已接二連三降低貼現率,但銀行申請貸款的反應欠佳,才迫使五大央行聯手出招,透過拍賣直接向銀行注資。分析員稱,銀行認為透過貼現窗借貸,等同向外宣告內部融資出現困難,勢必破壞公司形象,因此拒絕向聯儲局「求助」。一名聯儲局高級官員稱,新措施不是針對個別的金融機構,而是整個市場的運作,希望透過拍賣,令有需要的銀行獲得資金。
「債券大王」格羅斯說,新措施有助提升銀行界的貸款意願,並可減低30年按揭的貸款利率,但本月拍賣的400億美元資金不足以降低倫敦銀行同業拆息(LIBOR),預期聯儲局會增加拍賣資金的規模。
HorizonCashManagement資深投資經理JillKing表示,這雖然不是萬靈丹,但卻顯現聯儲局解決次按危機的決心,而當局選擇在議息會議後一天才公佈計劃,似乎是為了將經濟及金融市場兩種角色分開,減息是為避免經濟陷入衰退,注資則是為了增加市場的流動性。

惹次按續惡化疑問

不過,美股周三收市升幅收窄,加上歐亞股市昨普遍下挫,反映投資者質疑措施的成效。有分析員覺得,新措施等同向管理不善的銀行提供低成本貸款,拖慢金融界的整合,最終導致次按問題更難解決。蘇格蘭皇家銀利率策略員稱,五大央行的行動令人覺得次按危機有繼續惡化的可能。東方匯理策略師亦指出,救市措施只可消除短期的信貸緊縮,除非銀行間開始互相信任,願意互相借出貸款,否則難以解決長期資金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