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可能三百字了得

怎可能三百字了得

訪問李連杰,我其實猶豫。
李連杰是C1版紅人、是傑出華人,可美好而大路的暗面是叫悶的一種類型。
他去年拍完《霍元甲》,宣佈告別武術片,新作《投名狀》人人讚演出突破,我備了堆「實冇死」的演員心路問題,沒料被他一句擊倒,「電影,我拍完就算了。」
聽說陳可辛及劉華睇好你憑此片衝擊奧斯卡,「機會率根本是零。」他揚手,示意不值得討論。我的訪問吊鹽水。
你看電影嗎?「最近很少。」一副不以為憾之色。我想起會考中史,貼佢出唐宋,開卷見明清,頓時欲哭無淚。
他演過很多英雄,原來不相信英雄;他是傑出華人,卻不為成功訂目標。
他是國際武打巨星,然而我發現,他最了不起,倒不是功夫利落(而靚仔),而是思考剔透(而靚仔),「你是娛樂版嗎?只會寫三百字吧?」我不是,我有三千字。然後他滔滔講至超時,我恍如死裏逃生。
這個人,怎可能三百字了得?

記者:劉嘉蕙 
攝影:林栢鈞
鳴謝:WildGinger@Elements

那絕對不是我

衝擊奧斯卡一說,我特別深刻,因為報道已發展到「劉華占卜李連杰會得奧斯卡」及「如贏奧斯卡李連杰會將獎座作慈善拍賣」的地步,等於每當港片出戰康城,一定問演員對爭帝后有否信心,不是踩港片沒質素或奧斯卡太深奧,而是,如此自我膨脹很不健康。
「娛樂圈嘛就是炒作,我是很現實的人,不帶夢想。奧斯卡,別說拿獎,連提名機會率都是零。」
李連杰說,《霍元甲》後,他的生命轉了個彎,「我16歲拿了5年全國冠軍,就決定不再練,大家都說,你有病嗎?現在才是巔峯呀。我說,再拿冠軍是浪費生命,所以17歲轉去拍電影,拍到《霍元甲》,我覺得要證明的都夠了吧,便又做別的事。我97年學佛,到04年海嘯死不去,覺得機緣到了,就專心搞慈善,電影就當工作算了。」今年他拍了3部片,自言《投名狀》最用心,跟成龍拍的《功夫之王》及《盜墓迷城3》,他說得亁脆,「都是商業片,不需要腦子拍。」
電影人,通常要講一輪「電影是我的生命」才算不枉,或者多少也想多拿幾枚男主角吧?
「那絕對不是我。」

■怎樣看戲中角色?「很複雜,複雜到我不能講。」入場睇啦。

昨日之日不可留

電影上映,影評沸沸騰騰說他內心戲演得好,他無驚無喜,「以前我很自我中心,計較結果,現在自我變小了。碰到角色,會盡心盡力做,過了就在我記憶中抹去,要做電影宣傳,才沒法子講一下。別人再評價,都是對你去年的事去講,跟我今天沒關係。」
甚至做慈善,他的「壹基金」號召志願者每月捐一元,讓大家做到「月行一善」,《歡樂滿東華》年年要突破去年善款,他卻連目標都不想訂。
「我不喜歡設目標,能回饋多少就多少。像拍電影,你給自己一個票房就開始痛苦,能達到,你不甘心,說早知定高一點;不夠,又煩,跟買股買樓一樣,不是放太早就是放太晚,你看身邊人每天都說同樣的對白。人的慾望帶出目標,目標卻換來不滿足。」

■李連杰自言《霍元甲》是他演藝事業分水嶺。

■李連杰官方網,歡迎粉絲提問,他一一詳細回答。

死人才是大片

自小習武,讓他提早醒悟,世情、人生,都有陰陽,所謂盡善盡美,只能以之律己,不能強求他人,「我很年輕就習慣兩邊看問題,男人覺得女人麻煩、女人說男人自私、老闆罵員工不努力,員工呻老闆給少假期。明白了遊戲規則,我就不會埋怨,埋怨改變不了問題。」
作為在荷李活活躍的華人演員,打生打死上不了一線,他也沒有牢騷,「很簡單,你請非洲最紅的演員來拍港產片,也不會讓他領戲。」在彼邦最高能去到那個位置,李連杰了然於胸,更樂得東西兩邊走,包括拍《投名狀》這一部,他預計是外國人看不懂的電影,「這部片死太多人,也是文化差異,中國電影,要所有演員死光了才是大片,我們不能同意活着的人是英雄,所以李小龍是英雄,姜大衞、狄龍演了那麼多大俠,卻還活着,不是英雄。西方文化恰恰相反,英雄要活着才給人帶來希望,也是從商業角度,主角要活着才有第二部拍呀。」

■李連杰不相信世間有《英雄》,比較欣賞的歷史人物是編《本草綱目》的李時珍。

■勇闖荷李活系列之《不死狗》。

我不想看到英雄

李連杰呢,覺得英雄不是「在生」還是「瓜咗」的問題,而是世上根本沒有,「犧牲自己保護全人類就是英雄嗎?像軍人,那不過是他的職責。英雄很難定義,你從宏觀的角度看,這群人的英雄就是那群人的狗雄,中東的英雄是西方的恐怖主義者。個人而言我不想看到英雄,因為只有災難的時候才會出英雄。」
李連杰說現在個人沒有慾望,不要當英雄、不需要奧斯卡,我很俗地問,他佛緣深,會出家嗎?「為甚麼要出家?佛的來源是,兩千多年前有一個皇子,有太太兒子美女,可是他不開心,去找解決方法。出家就是駐校全職離苦得樂的人,你可以一邊做別的工作,一邊讓心快樂。」
會不會有天覺得慈善做夠了,還有甚麼事可做?
「哈,我也不知道。」

快刀斬 投名狀

《投名狀》千軍萬馬但不浮誇,呈現災難真實面,「一般大片,殺人都很浪漫,我們這部是講士兵的痛苦,動作盡量真實,人不要飛過程不要長,真的殺人只幾秒鐘的事,不是黃飛鴻打上五分鐘就五分鐘,不是這樣的世界。」李連杰說。

1.《投名狀》源自水滸傳故事,兄弟結義,各取一人首級納狀,代表生死相托。

2.影評人激讚李連杰演出,「這角色很複雜,是很多歷史人物的濃縮。」

3.電影層次豐富,講兄弟情誼、政治、背叛、忠誠、宿命等等,有濃厚歷史感,寫人性很深刻。

4.拍這部片,三位男角都流下了男兒淚。

5.三大型男壓陣,徐靜蕾是唯一女角,跟李連杰及劉德華有三角關係。

6.導演讓他選當老大或老二,李連杰選老大,老二最後由劉德華演,「老二從頭到尾一個顏色,很容易相信別人,我演過很多類似的角色,那種人物性格其實不像我。」

後記全家死光廣東話點講?

如今談論某某人有沒有明星架子,好像略為老套,而且我很膚淺地認為,像李連杰,片酬過億,全球都識,值得有一些架子。
李連杰真人眼睛閃閃亮,講話卻很家常,一坐下來點了咖啡,看到我也點,就跟我聊起來,「大家都累了吧。」接着用手指比劃這幾天走了幾個地方。
作為普通人,我介意賣旗姐姐在我的冷衫上貼貼紙,李連杰的皮外套卻亮着一枚扣針,「前幾天去一個CEO會議,大會扣上去的。」他連會議全名都記得,我卻記不住,顧住為他的皮外套可惜,嘩邊個咁唔識做喺人哋皮褸拮扣針?
他演許多敦品厲行一代宗師,自己是性情中人,講到興起哈哈大笑,突然向我請教3個字,「中國人的大片,都是XXX(廣東話)!」我眼突。「XXX是甚麼意思呀?解作全家死光,不就用對了嗎?是粗話嗎?」「那全家死光廣東話怎麼講呀?」
04年南亞海嘯,李連杰一家人在馬爾代夫度假,浪湧至,他及時救起女兒。我也不相信英雄,可是我想,像李連杰,努力地幫助全人類,能保住自己及家人小命,兼夾活得很快樂,不也是英雄一種嗎?

跑宣傳累死人,「比拍電影還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