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病態賭徒青年在澳門欠賭債,由家人代還16萬元後,仍執迷不悟繼續沉迷賭海,結果又欠下18萬元,日前再問母親借錢不遂,走投無路,昨晨在屯門寓所留遺書,從26樓跳下當場死亡,年邁母親在愛兒伏屍之處哭得死去活來。 記者:區恩傑 黃江奇
港澳兩地病態賭徒有年輕化趨勢,根據調查顯示,過去四年近2,000名求助賭徒之中,逾半有到澳門賭博,近四成早於16至20歲便開始賭錢。賭輸命的青年姓陳(25歲),與父母及三名兄姊一家六口同住屯門鄉事會路康麗花園1座26樓一單位,陳父在區內賣菜維生。昨晨6時許,事主懷疑在廚房攀窗跳下,直墮3樓平台當場死亡。陳母事後獨自來到兒子曾經伏屍的平台上,呼天搶地,並向記者訴說愛兒走上不歸路的因由。
陳母表示,兒子18歲便到社會謀生,在天水圍一間酒店任客房服務員,其後轉往機場當保安員,近年在中區一間酒店工作,早前又被公司解僱,原因是他在一年前誤交損友,從此沉迷賭博,經常到澳門賭錢,結果欠下大筆賭債,曾被兩名大耳窿押回家追債。她為救愛兒,分別向銀行借貸及「碌卡」,替兒子還了16萬元。
可是兒子仍賭性不改,屢輸屢賭,最後再欠債18萬元。三日前,兒子又向母親借款1.2萬元表示用來還息,但是陳母對他說:「𠵱家借得都借晒,仲邊有錢?」他聞言即垂頭喪氣。
留遺書:對唔住
昨凌晨4時,陳母曾在客廳見兒子愁眉苦臉,但不以為意回房睡覺。警員調查相信,事主其後在寓所寫下幾封遺書,留給他的多名女性友人包括前度女友,遺書內容謂:「曾經同你拍拖好開心……你離開我,係我冇用將你送走……對唔住。」警方調查相信事主是因為欠債而自殺。
賭仔自殺示意圖
專家之言
戒賭格言:長賭實輸
青年人因賭輸命,明愛展晴中心督導主任鄧耀祖表示惋惜。他指病態賭徒有年輕化趨勢,自合法賭博越來越多,加上受朋輩影響,便逐漸演變成病態賭徒。他指出,賭徒只要有決心便可成功戒賭,如掌握「冇錢就賭唔到」心理,一出糧就將薪金交予至親保管;其次是一有賭癮便做其他活動,如跑步、看戲、唱K來分散注意力;又或記着戒賭格言:「有賭未為輸,長賭實會輸」、「賭博賭博,攞命去博」,甚至掉去所有波經、馬經。
鄧耀祖說,面對大耳窿追債,債仔必須冷靜,大耳窿是求財不是求命,萬事有商量,可與大耳窿商討還款方法;該中心又會向求助者因應還款能力,提供財務借貸方案。(明愛展晴中心戒賭直線:24997828)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