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必居」 - 李純恩

「六必居」 - 李純恩

「六必居」是北京著名的醬園,四百多年歷史,出產的醬菜,是北京名牌。
四百多年前,是明朝,「六必居」的招牌是明朝嘉靖年內閣首輔嚴嵩題的,因為嚴嵩最喜歡吃「六必居」的醬菜,還買了送進宮裏孝敬皇帝。
至於為什麼叫「六必居」,民間有個很好笑的傳說,按下不表,回頭再說。
前兩天看大陸電視劇《大明王朝》,裏面有一段,說元宵節剛過,朝廷圍剿把持了朝政二十年的「嚴黨」,也就是以嚴嵩、嚴世藩父子為首的一個政治集團。
前一天晚上,嚴世藩已被抓了起來,嚴嵩在家通宵未眠,早晨「六必居」照例將進貢皇帝的醬菜送到嚴府。那時候,「六必居」不叫「六必居」,叫「六心居」。「六心居」每年給嚴嵩送醬菜,一直想請他題個匾。這天嚴嵩把送醬菜的老闆叫進來,鋪開紙,說我幫你題匾吧。不料醬園老闆卻一反常態,死都不肯接受。嚴嵩頓感大勢所去,人情冷暖,不勝唏噓。
接着嘉靖皇帝就宣他入宮,並說起題匾之事,當時鋪開紙,命他給醬園題匾。嚴嵩寫下了「六心居」三個字,皇帝問「六心居」何解?回答說因為是六個兄弟開的舖子。皇帝又說,六個兄弟六條心不好,在「心」字上加一筆,將心連起來。結果「六心居」就成了「六必居」。
這是「歷史劇」裏的說法,不知是否符合歷史。
在北京民間流傳的說法,就有趣得多。傳說嚴嵩喜歡吃醬園的醬菜,當時醬園是六個女人合開的,尚無名字,便請嚴嵩起名題匾。嚴嵩說,既然你們是六個女人,醬園就叫「六必居」吧!
「必」是諧音,所指何物,除了香港人,全中國的人一聽就明白。跟香港人解釋,就要翻成英文,「必」就是「B」,「B」forboy最喜歡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