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不要阻礙民主陀螺的運轉 - 李平

蘋論:不要阻礙民主陀螺的運轉 - 李平

特首曾蔭權近月真的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從文革民主論,到習主席、張書記之稱呼,再到玩弄政制發展諮詢的過半數民意,場合不同,說詞不同,但致命傷沒有不同:只有忠心、沒有思想,更兼對中國文化、官場運作生疏。
今年10月,因將文革等同於民主而引致包括香港左派在內的輿論炮轟,曾蔭權不得不道歉及收回有關言論,但他不了解國情、又急於向北京表忠心的言行,並不是到此為止。他11月到北京述職時,當着國家主席胡錦濤的面稱呼新任政治局常委習近平為「習主席」,到廣州拜會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時又當着一眾傳媒,說甚麼在中共人事調動之前第一時間來拜會張書記,不僅屢犯官場忌諱,而且奴才嘴臉昭然。
以曾蔭權對中國文化的一知半解,或許認同的是「奴才」高貴過「封疆大臣」的說法。在現代人的眼光裏,「奴才」與「臣」的尊卑不言而喻,但在清朝,向皇帝上奏章時,只有滿族人才能自稱「奴才」,而漢族大臣只能稱「臣」,「奴才」與皇帝的關係起碼比「臣」來得親近,屬「自家人」。亁隆皇帝曾斥責漢臣馬人龍冒稱「奴才」,還下詔規定,凡滿、漢大臣聯合上奏時,均一體稱臣,免得漢人也稱「奴才」。
曾蔭權太想同北京領導人成為「自家人」了,因此才有習主席、張書記之稱呼,近日提交給全國人大常委會的香港政制發展諮詢報告,又是一份「奴才」優於「大臣」的傑作。他雖然不敢抹殺過半數市民期望在2012年普選行政長官的事實,但又聲稱不遲於2017年先落實普選行政長官將獲大多數人接納,將決定權交給全國人大,擺明主子怎麼說、我願怎麼做的態度,毫無風骨可言。
其實,曾蔭權的報告不僅不符合大多數港人的願望,而且再次偏離國情和官場文化。如果經過港人的再度努力,全國人大同意香港在2012年舉行普選,曾蔭權豈不是枉做一回小人?如果全國人大決定2017年再普選,並因此引致國際輿論質疑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原則,曾蔭權雖想將責任卸給全國人大,但豈能逃脫背叛港人的罪責?
曾蔭權到北京述職時,曾向胡錦濤祝賀中共十七大成功舉行,姑且不論他此舉儼然是外國政要向中共發賀電,有失官場禮儀,但他對十七大所提倡的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及目前內地政治形勢的發展,又有多少了解呢?
十七大閉幕後,安徽省政協常委(享有局級高幹政治待遇)汪兆鈞認為,胡錦濤、溫家寶的領導地位已鞏固,因此發表公開信呼籲他們啓動中國的政制改革,受到海內外矚目。曾蔭權知道這些體制內的政改呼聲嗎?
而在中共十七大前後頗為活躍的胡錦濤重要智囊、中共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俞可平說:「民主是一個陀螺,必須運轉起來才有意義。」胡錦濤正在尋找抽動中國民主陀螺的時機,香港應是一個不錯的試驗場,特別是2012年秋季中共將舉行十八大,香港如能先行一步成功舉行普選,不啻為胡錦濤鳴鑼開路。曾蔭權真應該拜撰寫《民主是個好東西》、為推行民主辯護的俞可平為師,補補「民主是個好東西」的常識!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