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正當學界苦惱如何及早向學生灌輸正確性觀念時,有天主教學校依然視性為洪水猛獸。位於馬鞍山的直資學校德信中學,一直將中一科學教科書內有關性知識和避孕方法的內頁撕掉,才派發給學生。校方否認避而不教,強調是要待時機成熟。不過,有社工認為學校推行性教育宜早不宜遲。 記者:林浚川
發生撕書事件是具天主教背景的德信中學,該校採用的是朗文出版的《InteractiveSCIENCE》中一科學教科書,共分A、B兩冊。該校專責行政及家長教育的李主任表示:「我哋一早同出版商傾好,啲書會撕走嗰幾頁至送嚟畀學生。」
稱家長支持做法
記者翻揭該書A冊,發現第三章提及人體生育過程及正確避孕方法,並刊有多幅男女生殖器官手繪圖像,以及避孕套和子宮帽圖片,表達手法平實,並不淫穢。李主任卻形容:「後生仔睇咗圖可能有衝動。」又批評該書內容誤導:「唔係有圖就叫性教育。」至於為何該書「誤導」卻仍獲採用,李主任解釋:「書本其他內容冇問題,只係科學科老師唔適合教性知識。」李主任強調,校方並非恐懼或逃避性教育:「我哋喺中二開始就會由倫理科教師向學生講解性知識,要佢哋明白性係創造生命,唔係為咗享樂。」他又稱校方做法一直獲家長支持。
不過,香港青年協會督導主任徐小曼認為,青少年性觀念日趨開放,學校推行性教育越早越好,「以免學生聽埋啲歪理都唔知。」
德信中學由東亞教育促進會主辦,該會則由天主教屬會主業會(OpusDei)創立。近年因被暢銷小說《達文西密碼》描述成反派教團而名噪一時。
特稿
性知識不等於鼓勵開放
對於有學校撕書避免學生看到性知識內容,教育評議會副主席何漢權認為學校不必這樣做,「𠵱家初中大部份課程都有講性知識,甚至好多小學都會向高年級嘅學生講性知識。」他指學校可以邀請志願團體到校舉辦講座或設計教材,如他所任教的風采中學,每年都會邀請護苗基金及母親的抉擇負責人到校,向中一新生講解性知識。灌輸性知識及避孕手法,不等於鼓勵性開放,「何不及早預防,總好過出咗事至輔導。」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