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一聲聲凄厲的防空警報聲響,昨晨在紀念30萬名中國死難同胞的南京大屠殺70周年的活動上,響徹南京雨後灰濛濛的上空,約二萬名包括來自日本的民眾出席悼念儀式。當中,倖存者之一、現年77歲的夏淑琴,在新落成的紀念館內,目睹她的七名親人昔日慘遭屠殺的場景時,忍不住失聲痛哭……
昨晨10時,悼念活動開始,大會先鳴三下預先警報,兩下空襲警報,兩下解除警報,以警示人們牢記歷史,珍愛和平後,出席悼念的人們進行默哀,三鞠躬,再敬獻花圈。其後,大會宣讀《南京和平宣言》,呼籲把屠刀化為警鐘……讓孩童不再恐懼,讓母親不再哭泣。中日兩國200多名僧侶舉行和平法會,點起香燭,誦經悼念以慰亡魂。在悼念儀式結束時,倖存者和紀念館建設者等一同敲響和平大鐘,將3,000隻和平鴿放上天空,寄託南京民眾渴望和平的心聲。
日本老兵:我時刻反省
近年,幾乎每年12月13日,風雨不改,都來參與紀念活動的81歲梅秀英婆婆,亦一大早來到現場,她說是來紀念哥哥的,哥哥的屍首至今一直沒找到。而8歲的南京小男孩李自強說,爺爺嫲嫲曾告訴過他大屠殺的事,對那場戰爭和日本人感到很害怕。
「我是從日本來的三谷翔……」88歲的侵華日軍老兵三谷翔,在日本友人的陪伴下,昨日來到了南京,他坐在輪椅上對昔日的行為感到懺悔。1937年12月17日,18歲的三谷翔由南京的長江邊上岸,「在看上去像是網球場的廣場和兒童樂園的廣場上,我看到了堆得很高的屍體,他們有的手被反綁,有被刺殺的,也有被槍殺的……使我無法忘記的是南京城北一帶死一般的寂靜。這裏已沒有生命,不用說已看不到活着的中國人,就連自由飛翔的鳥我都沒有看到。」包括三谷翔在內,有400名來自日本各界的人士參與了紀念活動。「70年後的今天,能有機會在南京人民面前表述,我從心底表示感謝。作為日本人,我時刻為發生這樣的事件而深深反省。」三谷翔說。
屠城重現 倖存者痛哭
昨日的南京,充滿哀愁,但最引人矚目的,莫過於投資3.2億元擴建的大屠殺紀念館重開。和舊館相比,新館在多處採用了復原的方式,展示當年日軍屠城的場面。「當年就是這樣的情景!」倖存者夏淑琴目睹當年自己被刺三刀、年僅7歲的她,和4歲的妹妹依靠家裏剩下的一點鍋巴,艱難地生存14天,直到被鄰居發現,一家九口,七人被殺的復原場景時,悲從中來。
本報記者/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