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國聯儲局前主席格林斯潘承認,他在任期間美國利率偏低,可能是當地樓市形成泡沫的原因,但次按危機是「遲早都會發生的事」。他指聯儲局難以防範今年8月出現的信貸風暴,因全球經濟過去數十年持續擴張,令人們低估了投資風險。
根源追溯到冷戰過後
格老在《華爾街日報》撰文說,儘管利率低企可能引發美國樓市泡沫,但次按危機的根源,其實在於環球經濟持續擴張,甚至可追溯到冷戰過後,當時市場資本主義靜悄悄而迅速地取代第三世界盛行的中央規劃經濟模式,令經濟轉趨蓬勃。
格老指出,隨着高學歷而低薪的勞動力增加,加上發展中國家積極推動出口,令發達國家的工資被壓低,促使全球降低對通脹的預期,令長期利率下降,從而推高房屋等資產的價格;此外,經濟擴張亦令人們忽略投資風險,導致美國出現次按危機。
股神:救市基金難救
他稱,逾半世紀的資料顯示,資產泡沫形成後,是難以透過貨幣政策等措施去解決問題;不過,美國樓價相對其他地區的升幅只屬「一般」。他又指出,除非美國的貨尾盤能盡快清理或樓價止跌,否則信貸市場不易復蘇。
另外,美國股神畢菲特警告,若失業率攀升,美國經濟或會陷入衰退。他認為,美國三大銀行牽頭的超級救市基金,難以解決信貸危機。
有「債券大王」之稱的PIMCO基金經理格羅斯亦批評,聯儲局的減息行動不夠積極,美國經濟已「越來越接近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