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逾19萬人<br>乙肝帶菌者 測病毒數知癌風險

全港逾19萬人
乙肝帶菌者 測病毒數知癌風險

【本報訊】肝癌病徵不明顯,每年悄悄奪走1500條性命。全港有逾19萬名乙型肝炎帶菌者,約25%最終會死於肝硬化或肝癌。中大調查發現,63%高危帶菌者從未接受任何測試,已知帶菌者則對肝癌風險測試認識匱乏。有專家叮囑帶菌者接受最新的病毒載體測試,藉以評估10年後患肝癌的風險,配合適當治療,有望避過癌魔狙擊。 記者:白琳

中文大學肝臟護理中心今年5至7月,訪問逾3,000名15至64歲的市民,只有42%曾接受乙肝檢測,當中有9.1%證實是乙肝帶菌者。以上述年齡組別逾500萬人口推算,即全港有逾19萬帶菌者。

高危人士檢測率低

調查又發現,5%表示其直屬家人是乙肝帶菌者,但受訪者只有37%曾接受乙肝檢測,這些高危人士的檢測率比一般人士還要低。
結果又顯示,最為乙肝帶菌者認識的測試為「驗血」(即乙肝s抗原),達78%。只有2%及3%受訪帶菌者認識用以評估肝癌風險的乙肝e抗原及基因病毒載體。
該中心主任、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陳力元表示,本港乙肝帶菌者多數經母嬰傳播,若果直屬家人為帶菌者,本身帶菌的風險極高,「每100個乙肝媽媽,起碼有90個BB係乙肝帶菌。」他呼籲這群高危人士接受乙肝s抗原的驗血測試,若發現是帶菌者,即須接受進一步專為帶菌者而設的測試,包括肝酵素及肝臟超聲波。
陳力元解釋,從前醫學界藉乙肝e抗原測試,為帶菌者評估肝癌風險,結果呈陽性者日後患上肝癌風險,比陰性者高6倍。由於測試只有陰性或陽性,難以結果作為用藥指標。
近年新興的乙肝基因病毒載體測試能測出病毒數量,測試費用由300至1,000元不等。過去有研究發現,若病人每毫升血液的病毒數量達100萬個單位,10年後患肝癌的風險達15%,比一般乙肝帶菌者高10倍。陳力元希望醫管局資助病人,現階段也鼓勵病人自費接受測試,醫生可根據結果訂出治療方案,阻止病情惡化至肝癌。

評估10年後風險

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副教授黃煒燊指出,由於上述測試可評估10年後患肝癌的風險,若果病人首次測試結果理想,10年內毋須再接受測試;一旦發現病毒數量偏高,病人須服食抗病毒藥或注射干擾素治療,並每3至6個月重複接受測試監察療效。

乙肝測試簡介

《對象:任何人士》
測試:乙肝s抗原
功用:檢測是否乙肝帶菌者

《對象:乙肝帶菌者》
測試:肝酵素
功用:監察肝臟發炎程度

測試:肝臟超聲波
功用:監察有否肝硬化

測試:乙肝e抗原
功用:籠統評估肝癌風險及病毒活躍程度

測試:乙肝基因病毒載體
功用:詳細評估肝癌風險、監測用藥療效及病毒有否抗藥性

資料來源: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陳力元、副教授黃煒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