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6.9%創11年新高<br>糧油增儲備遏搶購潮

通脹6.9%創11年新高
糧油增儲備遏搶購潮

受食品價格上漲拖累,內地通脹持續惡化。國家統計局公佈1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較去年同期上升6.9%,預計全年升幅為4.7%,兩者均創1996年以來11年新高。中央五部委昨亦發出通知,要求地方確保有10天以上的成品糧油應急儲備。有香港學者指,中央是擔心糧油價過高,供應商和零售商會囤積貨品,令價格進一步攀升,同時避免民間出現搶購潮。

上個月的CPI中,漲幅最大是食品,升逾18%,當中以豬肉最為驚人。而水電、租房、城市間交通費等價格亦上漲,僅個別如服裝價格微跌。上個月的消費價格指數升中幅較10月擴大0.4個百分點,是連續第四個月上升逾6%。瑞信亞洲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預計,明年CPI會進一步上升至約7%,除食品價格外,其他類別的價格亦會加速上升,帶動通賬,中央來年還需加息4至5次,合共約1.3厘,方可紓緩負利率所帶來經濟壓力。

10天儲備打擊哄抬價格

而國家發改委、國家糧食局、財政部等五部委發出通知,指今年以來內地糧食市場基本平穩,但近期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小麥和麵粉及南方銷區的玉米出現不同程度上漲,特別是大豆和食用植物油價格漲幅較大。為進一步做好糧食宏觀調控工作,穩定市場供應及價格,定出五項要求,包括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廣州、深圳等36個大中城市及敏感地區,要做好供應市場10天以上成品糧油儲備的應急方案;加強打擊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等違法行為。
「月前食油加價前,曾掀起搶油潮,很多人買了幾罐油回去,米都買多包做儲備。」深圳福田區人人樂商場一名職員稱,早前食油加價前,商場已事先知會顧客。但他相信,深圳食品供應充足,出現物資緊張情況不大。
滙豐銀行亞太區業務策略及經濟顧問梁兆基稱,中央是擔心糧油價過高,供應商和零售商會囤積貨品,令價格進一步攀升,市民受苦,因此推出措施確保市場有足夠供應,從而控制物價。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碩士課程主任蘇偉文指出,中央如此高調,增加應急儲備,是讓市民不用擔心無糧油供應,毋須去搶購。

網民:是不是要開戰了?

有網民認為,「物價還是要漲」!也有人說,一旦重現搶購潮,十天的供應一兩個小時就搶光,不如先發放購物票,到時憑票取貨,免得到處搶購。然而,更多網民以為要打仗要備荒:「中台戰爭要爆發了?」「是不是要開戰了?」
本報記者

11月物價升幅

消費價格指數 6.9%
城市 6.6%
農村 7.6%
食品類價格總水平 18.2%
豬肉 56%
肉禽 38.8%
油脂 35%
鮮菜 28.6%
鮮蛋 10%
糧食 6.6%
居住類價格總水平 6%
水、電及燃料 5.6%
租房 4.5%

註:增幅與去年同期比較
資料來源:新華網

點滴:夫婦度蜜月救助站食住

廣西一對新婚夫妻度蜜月,遊覽雲南、重慶等地,但為了省錢,兩人以途中遭遇扒竊,要去看望某景區附近的重病親戚及回家等為藉口,騙救助站為其解決食住行,瞞過了雲南救助站,節省了2,000元。但兩人周日欲重施故技,借道重慶到三峽時,卻被重慶救助站揭發,拒絕他們的救助之餘,並給予警告。

點滴:珠三角逾千家工廠倒閉

廣東珠江三角洲近年接連遭遇勞工荒、電荒、油荒,土地、勞動力、能源價格都大幅上漲,以及人民幣升值和外國貿易保護衝擊,有逾千家工廠倒閉,許多企業更外遷,遠走他鄉。廣東鞋業中,有25%的企業轉移到東南亞國家設廠,50%北上湖南、江西、廣西等地設廠。而惠東短短3個月就有約500家中小型鞋廠倒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