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滙豐銀行原定下月實施自動櫃員機提款下限為300元的措施,在社會的強大反對聲音及政黨紛紛介入下,滙豐銀行終不敵民意,昨午撤回措施,市民可一如以往只提款100元。市場學學者及人力資源專家稱,此事和百佳撤回不再免費派發購物膠袋事件,均反映大企業訂定措施前未夠深思熟慮而且未顧及民意,建議制訂政策時須照顧社會弱勢社群的需要。
多個政黨團體昨請願
滙豐銀行本月6日靜悄悄在銀行自動櫃員機的螢幕「宣佈」,由明年1月6日起調整櫃員機每次提款下限,由100元增加至300元,但戶口存款少於300元及持有專為長者而設的簡易自動櫃員機卡客戶可獲豁免,有關措施惹來公眾不滿。
多個政黨團體昨日上午及中午不滿滙豐新措施,紛紛往滙豐總行請願。滙豐昨午約4時許接受傳媒查詢後突然表示,該行聽取市民意見及客戶反映後,決定不會推行有關的措施。發言人說,原於櫃員機內提醒顧客的提示字句,經已刪除。
百佳停派膠袋僅五日
消費者委員會昨表示歡迎滙豐取消有關措施,但該會總幹事劉燕卿表示,仍會約見銀行公會,期望全港銀行不要推出同類措施。消委會至今已收到一宗相關投訴。
除了滙豐銀行,百佳超級市場上月21日宣佈停派膠袋,措施僅推出五日卻引起軒然大波,被環保團體及各界質疑其成效不大,及未有直接捐錢支持環保,百佳最終取消有關計劃。
中文大學市場學系教授冼日明批評,滙豐及百佳兩件事件反映有關企業對消費者了解不足及沒有理會消費者的感受,同時沒有履行社會責任,未有照顧弱勢社群,最終也不敵民意而需撤回。
不過,冼日明說,在早前的百佳環保膠袋等事件中,反映傳媒及社會團體會為弱勢社群發聲,有關力量不可忽視,企業制訂措施前必須關注。
推出政策前可先試行
人力資源管理學會外務總監吳克儉認為,民意及僱員的聲音未來將成為推行政策的重要考慮因素。他建議,企業推出新政策前,可先推出試行計劃測試市場反應,然後再大規模推行,以免惹來消費者不滿及反感。
客戶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