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望天空,不覺想起父母沒死的時候……
一家吃着自己的飯多香啊。我想着那時的情景,
不覺流了眼淚。」來自河南文樓村(愛滋村)遺孤的心聲,
雖傳不進看了場由公安扮演村民的大龍鳳的溫家寶耳中,
卻借着電腦、原稿紙、有心人,字字落於香港小五生眼前。
同為十來歲,河南孩子字裏行間念父母、談生死,
直教香港孩子放下NDS,執起原子筆,
從一句:「你好嗎?」開始,交換最純真的日記……
記者:馮冠芝
攝影:周旭文、譚盈傑
鳴謝:in3cafe
肚是飽的 心是空的
「世界最殘忍的要莫過於你──錢,成千上萬的人都因你而活。」河南遺孤的日記,看不見童言無忌,只見盡人生無奈,13歲小孩如實道出人為錢亡,教我猜想她在河南村是否飢冷度日。每年都到當地探訪的香港賽龍教育基金理事張貞說:「別誤會河南村小孩無肉吃,他們在紅絲帶家園,每天有一條腸一隻蛋,吃穿不是問題,真正有問題的,是心……」的確,在文樓村,死亡如空氣籠罩整個村落,這群父母相繼離世的孩子,平日不鬧不說話,「我去紅絲帶家園,小孩們揚着紅旗夾道歡迎,但臉上沒笑容,好沉默,幾天後,我跟他們說我要走了,先是一個哭起來,其他人跟着哭,跟着全校一起哭。」當時張貞只能罵道:「不許哭,快給我睡覺。」要不然,哭聲教她走不了。她更指:「即使提供教育、食住,許多小孩也不願入住,因政府會按照家中小孩人數作經濟援助,每人$160,若前往紅絲帶住宿,政府則少付一個,為了區區$160,許多小孩選擇留守家中。」
要堅持 就當小大南瓜
張貞每次攜衣物往紅絲帶去,帶着心痛走,她有個宏願:「一定要培養一至兩個愛滋病孤兒成為大學生。」現入住宿舍、寫下「錢最殘忍」的孫妞,是張貞的希望之一。近日寒冬至,出村外念中學的孫妞,忍不住問張貞:「我父母死了,誰送我棉褸?」張貞只能說:「南瓜越受壓,會變得越細小但結實,劈也劈不開,相反,大南瓜沒受壓,一劈就開,我要你當個厲害的小南瓜。」張貞的安慰,雖不能驅散陰霾,卻還是讓她抹亁眼淚活下去,「現在我上學不是為自己而上的,而是為了那些因養家而得愛滋病……已去世的父母而上學的。」日記上,孫妞如斯說。個多月後,這些連溫家寶也聽不到的聲音,飄落到視讀書為必然的香港小五生眼前。
這次交換日記計劃,張貞望穿秋水,並非因為紅絲帶物資不足,即使該校只有一部電腦,老師還是將所有學生的文稿,逐字輸入,以電郵寄出,反倒是香港小學一課室一電腦,卻無學校敢接這封電郵,「香港小學太忙了,很多學校表示對計劃有興趣,到落手實行卻退出。」最後,聖公會聖安德烈小學接棒,計劃才得以展開。我問張貞困難重重求甚麼?她說:「因為香港小孩也要人幫:幫他們知道置身幸福中。」
童真‧心聲
聖安德烈小學接了紅絲帶日記後,向參與活動的5A和5B班學生講解愛滋病、河南愛滋村的知識,再讓他們自行選取回應對象。
紅絲帶日記一:節錄蘭亭《惡運》
「病魔奪走了爸爸的生命……七月叔叔也隨爸爸而去……爺爺帶着奶奶騎着三輪摩托車來看我們,回去的路上發生車禍,爺爺當場死了……下雨了,我想起了家裏年邁的奶奶,家裏只有她自己。房子有沒有漏雨……」
怡茵與蘭亭感同身受:「蘭亭說下雨想到奶奶,令我回想我跟外婆飲茶的光景。如果我能送一份禮物給蘭亭,我希望可以令她的爸爸媽媽復活,與她重聚。」
信覆蘭亭:「我也跟你有類似經驗……我的外婆被心臟病這個大壞蛋奪去生命了。爺爺患上癌症,我的心痛得就像被刀割一樣!可是媽媽說過『冬天過後便是春天』。希望你也會像我一樣,堅強地站起來……筆友怡茵」
以前,博皓對愛滋病的認識,只限電視上姚明與「黑面人」的對話,交換日記後,他跟媽媽說:「原來我現在很幸褔,我不會再讓你擔心了。」
信覆蘭亭:「看完你寫的惡運後,我不禁流下眼淚。我擁有幸褔卻不懂得珍惜親情;你遇到許多不幸的事仍能堅強地面對……筆友張博皓」
李演鏗欲教蘭亭擺脫惡運,現實中,蘭亭先教他一課,「以前我不懂珍惜親人,他們叫我陪婆婆,我也不願!現在我會主動多陪婆婆,因為我知道我要珍惜幸褔。」
信覆蘭亭:「人生是一本自己去創的小說……自己才是作者,命運也就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紅絲帶日記二:節錄孫妞《自私的錢》
「世界最殘忍的要莫過於你──錢……因為你,最愛我的爸爸媽媽離開了我……但是又是因為你讓我有了一個溫暖的新家……錢,你到底是來幫助人的,還是傷害人的……以前,我認為『尊老愛幼』在21世紀已慢慢消失……公交車上,剛才還暈車暈得很厲害的小妹妹竟然站起來為老奶奶讓位……這一剎那,我彷彿看到了祖國的明天……」
梓豪沒零用錢,平日靠八達通生活,孫妞令他明白金錢的重要性,亦更珍惜父母:「我現在乖了,爸爸回來,我幫他拿拖鞋,又會幫媽媽按摩。」
信覆孫妞:「你認為錢是自私的,我也贊同你的想法……沒錢的人要受苦;有錢的人卻把它們亂花。錢,究竟是誰發明出來的?……雖然你的父母不在你的身邊,但是還有很多人支持你,包括我們五甲班的每一個人……朋友麥梓豪上」
小小年紀,家輝跟孫妞談國家大事,說:「祖國發展好一點,便能讓他們更健康地成長。」
「如果我們真想看見祖國有美好的明天,就要靠我們這一代了……下回有機會的話,我們再次交流寫作心得和生活點滴,好嗎?朋友李家輝上」
紅絲帶日記三:節錄龍飛《夜空中念父母》
「晚上睡不着覺,獨自一人你在外面看星星……不覺想起了父母沒死的時候,一家快樂的日子。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宅子……我就和媽媽一起去院裏摘菜。父母燒火,一家吃着自己做的飯多香啊。我想着那時的情景,不覺流下眼淚。」
只能望星星憶親情,令芷君驚覺自己以往有多不珍惜父母,看畢龍飛的文章,她哭着跟媽媽說對不起。
「龍飛……我希望你以後會有一段更美好,更燦爛的人生……朋友芷君」
交換日記網誌﹕ http://getbeyond.blogbus.com
河南愛滋村、紅絲帶、陽光家園小背景:
近年傳媒相繼報道,河南村民因貧窮在黑市賣血,結果在過程中集體感染愛滋病,並被隔離成群,成了愛滋村,感染者相繼死去,孤兒人數日增。05年,「香港龍賽教育基金」於河南設立「紅絲帶」及「陽光」家園,為未感染愛滋病的遺孤提供住宿、教育,是此交換日記計劃,亦由此機構發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