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多巴胺分泌失調是引發柏金遜症的元兇,患者因腦部慢性退化,腦內一個稱為「黑質」的部份功能急劇衰退,令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減產,導致控制手腳的運動神經系統不能暢順運作,出現手腳僵硬及顫抖等症狀。
患者使用多巴胺促進劑可直接補充多巴胺,快速改善病徵,但若藥物份量控制出現偏差,過量多巴胺會令慾望增加,甚至到達不能自制的地步。
港有藥劑註明增加性慾
香港大學醫學院腦內科教授張德輝指出,腦部控制運動神經的椎體外系統若缺乏多巴胺,便會大大降低身體的活動能力,故柏金遜症的患者經常會出現手震、肌肉僵硬、動作遲緩及平衡困難等問題,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現時治療柏金遜症的藥物分兩大類,包括多巴胺促進劑及左旋多巴胺,張德輝稱,前者可直接補充腦部的多巴胺,但副作用較多,若腦部的邊緣系統接收太多多巴胺,會令各種慾望加強,例如性慾或賭博的慾望,更會令「心癮」起,故藥量要小心控制;左旋多巴胺則是刺激腦部自行增產多巴胺的原材料,故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