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人大常委會上月底決定不對政府提交的醫療保障改革方案進行表決,等於否決了政府提案,內地輿論爭相叫好。地方人大能否決政府的提案,固然是鳳毛麟角,值得稱讚,但如果從內地近期的重大事件去觀察人大的作用,就可以發現,人大的「橡皮圖章」性質絲毫未變。
人事異動開會才知道
年關在即,內地官員大調動、政府機構突擊花錢,都成了傳媒的焦點,但各級人大在其中扮演了何種角色呢?北京市長王岐山突然辭職,安徽省委書記郭金龍調任北京市長,莫說北京市基層的人大代表無權置喙,就連有權投票的人大常委,也多是到開會時,才知道這項人事異動。
同樣,福建省委副書記王三運調任安徽省長、深圳市委書記李鴻忠調任湖北省長,又有幾位安徽、湖北的省人大常委或代表獲事前諮詢?顯而易見的是,這些高幹的任命,都是由中共中央決定的,人大只不過行使橡皮圖章的功能而已。有網民挖苦:「一個地方議會,開會突然通過一個身在萬里之外的人來做這個地區的行政首長,這是怎樣的一個人間奇迹?」
至於政府機構歲末突擊花錢,是為了用盡今年預算的撥款,以免明年撥款減少。據報道,大部份中央部委至10月底只花掉了全年總預算的六成,到年底要突擊花掉3,000億至4,000億元人民幣,不少地方政府也出現突擊花錢的情況,寧願拆掉一些新修的花園或街道重修,也不願省下這些錢,真的是令數以千萬計掙扎在溫飽線之下的貧民情何以堪?
政府突擊花錢無權問
內地在1995年就開始實施《預算法》,各級人大對同級政府的預算有審查、批准、撤銷的權力,但是10多年來,從中央到地方,人大對政府部門的預算都是長開綠燈、舉手通過。年年有逾千億元赤字預算的中央政府機關,到年底竟要突擊花錢,人大就不能好好過問一下嗎?
既然未能履行為人民管錢、管官的職責,人大就不能說改變了橡皮圖章的功能,只能說仍遊蕩於權力機關之門外,甚至可以說,要這樣的人大何用?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