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發生機動遊戲傷人意外的海洋公園,被機電工程署揭發隱瞞事故。機電署表示,前日接受傳媒查詢時,才知悉上周日曾發生太空摩天輪傷人意外,對海洋公園沒有按既定程序即時通報感到遺憾,已責成對方日後要即時通報事故。海洋公園指會檢討今次處理手法,並會跟太空摩天輪製造商研究,要否在廂座加裝安全帶。
抓扶手固定身體
大批市民及遊客趁昨日周末一家人到海洋公園敍天倫。不過,太空摩天輪撞傷乘客的意外曝光後,排隊玩該款機動遊戲的市民明顯較其他機動遊戲少。在場工作人員會先叫乘客將隨身物品放在旁邊的籃子,並建議帶同小童的家長,盡量跟子女坐在同一廂座。
6歲的Eric首度玩太空摩天輪,「旅程」只有一分多鐘,已教他驚險萬分,玩完隨即坐在地上休息,數分鐘過後仍猶有餘悸,記者問他會否再玩,Eric即低下頭及「耍手擰頭」。母親鄭太笑說,兒子年紀小,不放心讓他一人玩,所以全程都用大腿「夾實」他,「升上去時有離心力頂住,但落嚟時冇咗,唔頂實張凳,會成個人滑落嚟。」
記者下午親身試玩該款海洋公園內最悠久歷史之一的機動遊戲,過程中身體在那長度不足五呎的廂座內搖擺不定,由於沒有任何安全帶或安全扣,只能靠抓緊閘門扶手固定身體;玩完後感到強烈暈眩,無法站穩。
機電署派人調查
機電署昨日發表聲明,指上周日(12月2日)太空摩天輪發生的意外,受傷6歲男童因為在機動遊戲停頓過程中未有扶着車廂圍欄而撞傷前額及鼻子,送院後現已無恙。對於意外在上周日發生後,海洋公園沒有按法例規定即時通報,署方直至前日(12月7日)下午因傳媒查詢才得悉事件,該署表示遺憾。機電署獲悉後已即時派人到海洋公園調查,確定該款機動遊戲運作正常。
海洋公園發言人表示,以往發生涉及乘客受傷的事故,均會即時通知機電署,對於今次未有即時通報的做法會作出檢討。她指海洋公園每年均有聘請一名獨立國際專家,核實所有機動遊戲的機件性能良好及安全,並將報告交予機電署。對於太空摩天輪沒有安全扣,發言人稱機動遊戲是原廠貨,不能隨便增減配件,但已向廠方反映,研究日後是否需要在太空摩天輪的廂座加裝安全帶。
特稿
若玩者突暈倒甚危險
海洋公園有大小機動遊戲十餘款,大部份危險性較高的機動遊戲座椅上均設有安全扣,緊緊固定乘客身體,惟獨今次發生意外的太空摩天輪,只將乘客困在車廂內當作保護。有工程師認為,一旦乘客在旋轉過程中暈倒,後果不堪設想。
沒有年齡限制
本報昨日巡查過海洋公園內多款機動遊戲,包括瘋狂過山車、冲天搖擺船等,全部沒有年齡限制,但規定玩者高度必須最少1.22米或1.32米以上,孕婦及心臟病患者不宜玩,個別機動遊戲更會限制玩者的腰圍及重量。
記者發現,過山車、搖擺船等危險性較高的機動遊戲,座椅均有安全扣,在過程中能緊緊固定乘客身體。但太空摩天輪則沒有任何安全帶或安全扣提供。理工大學工程機械學系工程師盧覺強認為,太空摩天輪沒有安全扣非常危險,「如果乘客喺半空中暈咗,有個安全扣仍可以箍住佢身體唔會四圍撞;冇嘅話,當太空摩天輪降落時,失去知覺嘅乘客就可能衝前撞後。」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