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 匾 - 李純恩

拆 匾 - 李純恩

最近台灣為了拆不拆「中正紀念堂」上那塊「大中至正」的石匾,鬧得群情激憤。
隔岸觀火,我們看到的,不過是「大中至正」四個字。
這四個字出典如何,近日已有報紙詳盡點出。但凡這種時候,香港人就如上了一堂古文課,明白不明白,都似恍然大悟。
不明出典的人,到了台灣去看「中正紀念堂」,走到牌樓下一抬頭,看見「大中至正」,覺得理所當然,既然是「中正」紀念堂,匾上有「中」有「正」,很合理,許多人還會錯覺看到上面四個字寫着「中正至大」。
這也不出奇,蔣介石儼如皇帝,死後起個陵園塑座銅像供後人瞻仰,到此者,都是來看「中正」的,那這個「中正」,當然「至大」了。
再讀錯一點,變成「大至中正」。也對。
雖說這個紀念堂造得如陵墓一般,但「皇帝」的遺體卻不在裏面。大家來看蔣中正,蔣中正好像在此,又不在此,模稜兩可,「大至」在此吧。那就「大至中正」了。
香港學生,要是剛剛考上中文大學,開學之前去台北旅行,到「中正紀念堂」遊覽,抬頭見匾,讀英文一樣從左讀起,「正至中大」。就會覺得命運很神奇:它怎麼知道我剛剛進了「中大」?
要是碰上愛護香港中文大學的人,比如香樹輝,到了台北,遊覽「中正紀念堂」,抬頭見匾,一定心花怒放,那四個字在他們眼裏,很可能就錯位變了「中大至正」,冥冥中有人讚揚一樣。
由此可見,一塊匾就是一塊匾,沒幾個人真正弄得清什麼意思。民進黨要拆就由得他們拆。民進黨拆匾,國民黨拆扁,這才是正務。現在可好,天天嚷着「護匾護匾」,嚷多幾次,就上了大當,成了「護扁」。馬英九出來「護扁」,聽了叫人發笑,連「至大」的「中正」在九泉之下,也忍不住拍板罵一聲:「不肖子孫,怎都笨成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