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中正紀念堂(現改為台灣民主紀念館)拆除「大中至正」牌匾工程,昨日上午雖兩度停工,但最終在7個多小時後,即約下午5時26分,將園區內、外側的「大中至正」字體全部拆除,預計今天換上「自由廣場」字體。
鑲嵌太堅固 吊車兩度停工
拆匾工程昨日上午10時許展開,工作人員率先將「正」字拆下,但由於「大中至正」是銅鑄實心字體,鑲嵌得太堅固,令施工吊車兩度暫停作業,其後終於在下午約3時,依「中」、「至」、「大」、「正」的次序將園區內側牌匾拆下,在場的民進黨台北市議員開紅酒慶祝,支持拆匾的民眾則拍手歡呼,其間與反對拆除的民眾頻頻叫罵,警員其後帶走部份民眾,並組成人牆將兩派人士隔開。而工程人員其後在傍晚拆下外側的「大中至正」牌匾。
而在施工人員進行清拆期間,台北市府法規會主委葉慶元則到施工現場,數度拿起大聲公,要求立即停工,否則將送交法辦。他其後到台北地檢署告發教育部長杜正勝、主秘莊國榮等人,其理據是市府仍未收到文建會發函要求解除中正堂的古蹟的身份,現在拆除牌匾是損毀古蹟。台北市長郝龍斌稱,新牌匾裝上後,上頭沾上民眾或媒體記者的血迹,是大家都不能忍受的事。
「我有看報紙,有記者因此受傷。……此一時,彼一時也,改朝換代嘛,不就是這麼回事兒!」台灣著名導演李安淡然面對拆匾護匾之爭。至於前日被撞傷的東森電視台攝影記者王瑞璋,仍未脫離危險期。台大醫院稱,因器官仍在流血,引致胸腔內嚴重出血,且出血量增加,上午更一度危殆,失血超過700cc。王目前神志清醒,而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曾到醫院探望他。
本報記者
拆牌匾次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