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名狀 - 李純恩

投名狀 - 李純恩

之前聽說陳可辛翻拍張徹的《刺馬》,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改成了現在的《投名狀》。
種種原因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中國電影的審查制度,從故事情節到片名到人物對白中的細節,都有跟香港太大的分別。結果,不但片名改了,連劇中人的名字都一併改掉。
好了,現在就沒有《刺馬》了,只有《投名狀》。
許多觀眾可能不知道「投名狀」是什麼,簡單來說,這是一張古代綠林中的拜帖。比如《水滸傳》中,林冲要投奔梁山,落草為寇,就要先殺一個不相干的人,提着這個人的人頭上山,當作拜帖,以明無路可退的心跡和入伙的決心。
在電影《投名狀》裏,李連杰、劉德華和金城武結拜兄弟,為了表明心志,各殺了一個不相干的人,以作「投名狀」,發血誓,從此不求同生,但求同死。
前兩天和查良鏞先生吃飯,說起這齣電影的片名,查先生說,要是用《刺馬》,已沒有新鮮感,現在用《投名狀》,雖然一些觀眾不知何意,但反而增加了興趣,想看一看。
除了片名,想看一看這齣戲的原因,還因為李連杰、劉德華和金城武這套配搭卡士,看看三億多港幣的投資拍出來的結果。
陳可辛以前的愛情片拍得很成功,但他說「香港導演不拍動作片,就像中國人不吃米飯一樣。」於是,人到中年,也「打」了起來。
《投名狀》的「打」,是實打實着,沒有吊威吔飛天飛地,拳拳到肉,血噴出來像會濺到看戲人的臉上,最後,看見了一個竟然會演內心戲的李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