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濺中正堂」事件後,台灣政府反而加快行動,昨午速速拆卸主館的「中正紀念堂」牌匾,稍後再拆除牌樓上的「大中至正」牌匾。作為台北地標28年之久的「中正紀念堂」,其地位將被新牌匾「台灣民主紀念館」取代。
昨下2時半,200多名手持盾牌的警察逐步驅離主館牌匾下的藍營民眾,然後架設鐵馬防範衝擊,其間警民爆發零星衝突。警方3時清場完畢,工程人員隨即把組成中正紀念堂牌匾的15塊花崗岩拆下,準備換上由21塊花崗岩組成、從唐代歐陽詢書帖擷取字體的台灣民主紀念館牌匾。至於取代大中至正的「自由廣場」字體,則擷自東晉王羲之書帖。不過,寫大中至正匾額的書法家楊家麟卻說,自由廣場用王羲之的字,用筆細膩結構多變,但是從左寫到右,不合書法標準。
教育部主任秘書莊國榮稱,新牌匾今日9時會正式亮相,拆下的牌匾會妥善保存。就台北市長郝龍斌下令控告他妨害公務罪,莊刻薄地回應說:「有種就來告,一定讓他(郝)哭着回去找媽媽!」此言一出,深綠台聯黨也覺不妥,批莊口出惡言、有損教育部官員身份。
陳水扁昨日在網站發表《再見蔣介石》的文章,指捍衞中正紀念堂的人絕非捍衞古蹟,而是捍衞蔣介石的威權和神格地位;此次更名、換匾,就是對威權統治的控訴。
台灣《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