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張之亮後,陳可辛續走上古裝大片之路。耗資4,000萬美元(約3.1億港元),比《墨攻》的1,600萬多出逾倍。資金充裕,臨時演員數目動輒逾千,拍攝龐大戰爭場面,毋須像《墨攻》般收窄鏡頭視野遮遮掩掩,也毋須像《無極》般濫用電腦特技複製千軍萬馬。有錢好辦事,但不代表佈景就要金雕玉琢俗氣冲天,一來時代背景並非《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唐朝盛世,二來陳可辛揚言要以拍攝現代片的手法處理古裝片,意思就是要寫實一點,讓觀眾容易投入。服飾樸素、語言淺白、濃重的泥土味、褪色的菲林效果,電影的美術風格與《墨攻》接近,加上劉德華獨自進城的劇情,感覺再拉近了一點。
電影根據張徹的《刺馬》與該片的原著──滿清四大奇案之一的「兩江總督馬新貽遇刺案」改編。當年張徹以感情糾紛作故事核心,素來精於拍攝愛情片的陳可辛,反而將衝突層面擴大,野心勃勃的李連杰不止要奪得美人歸,他更愛爭名逐利,即使沒有徐靜蕾,為了鞏固自己在軍中的地位,他早晚也會說服自己,除掉劉德華這個心腹大患。「投名狀」在原著故事中不存在,是陳可辛添加的賣點,取材自《水滸傳》,本指林冲等人投身綠林的入黨條件,以殺人立狀,表明結黨決心。
陳可辛素來精於商業計算,文戲與武戲平均分配。戰爭場面磅礡而紮實,尤以敵眾我寡、以弓箭迎戰槍炮的一場最為震撼,不過當中不少動作設計,有着《雷霆救兵》(SavingPrivateRyan)、《戰狼300》(300)、《亂世兒女》(BarryLyndon)的影子。故事架構完整,描述李連杰被利欲薰心具感染力,但劇情的轉折與發展屬意料之內,新意不足,以至進入下半部顯得拖沓,流淚鏡頭亦多了點。單論劇本與敍事手法,個人認為《墨攻》較優勝;整體而言,《投名狀》是近兩年最全面的中國古裝億萬大片。
處身人性被擠壓的年代,沒有絕對的正與邪。三個男人各有做人宗旨,李連杰忠於自身利益,劉德華忠於同伴,金城武忠於黨的規條,人物設定鮮明,區分寓意深遠。演出方面,以李連杰最為搶鏡,看仔細一點,忠於規條的金城武,演繹其實更難掌握。
撰文:阿童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