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林牌罐頭 超市停售

梅林牌罐頭 超市停售

【本報訊】食物安全中心本周初發現梅林牌一個午餐肉罐頭樣本含可致癌禁用抗生素硝基呋喃後,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昨日宣佈暫停上海梅林食品有限公司全部產品出口,並責成梅林公司立即回收問題產品。本港主要超級市場包括惠康及華潤萬家昨晚全面停售梅林牌產品,直至確定產品無問題才會復售。食品業界則擔心午餐肉供應短缺,或會再引發加價潮。 記者:鍾麗霞、梁瑞琼、黃偉駿

內地老牌罐頭生產商梅林牌捲入近期的有毒食品風波,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採取鐵腕政策,在本港食安中心公佈梅林牌低鈉午餐肉罐頭含硝基呋喃三日後,全面禁止上海梅林牌產品出口,該局更表示對此事高度重視,已立即派出工作組進駐上海梅林食品有限公司展開調查,決定在未查明原因前,不會恢復相關產品出口。

上海檢疫局禁售產品

本港食安中心發言人表示,自驗出梅林牌罐頭有問題後,與內地一直有密切溝通,今次內地部門的行動是確保食物安全的積極措施,但中心未有宣佈需回收市面上的梅林牌產品。
上海梅林公司在全國各地均設有生產線,例如北京、天津等。雖然問題貨品或只涉及個別地區,但上海當局一律禁止所有梅林產品出口。
超市惠康及華潤萬家昨晚因應上海當局的公佈,收起所有梅林牌產品;百佳則表示正與供應商了解事件,並會跟從食安中心的指示,但暫不會有停售。昨日仍有市民因不知道內地禁止上海梅林牌出口,繼續在超市購買梅林牌罐頭。
港九罐頭洋酒伙食行商會副監事長李廣林是梅林牌食品的本港代理商之一,他表示除了驗出含硝基呋喃的低鈉午餐肉罐頭外,暫不會回收其他梅林牌罐頭,梅林牌輸港的罐頭還包括鳳尾魚、咖喱雞、竹筍等,由於仍有其他品牌的午餐肉罐頭出售,包括長城牌、天壇牌及珍寶牌等,相信不會令供應緊張,加上市民對梅林牌午餐肉普遍失去信心,相信停售不會有很大影響。

料罐頭午餐肉再加價

香港食品委員會副會長黃家和估計,梅林牌佔本港罐頭肉市場一至兩成,不少中小型食肆也採用梅林牌的午餐肉罐頭,他擔心內地突然停止出口梅林牌產品,會影響本港供應,由於豬肉價格持續上升,供港的罐頭午餐肉近大半年已累積加價四成,若上海梅林牌暫不能進口,相信午餐肉的價格會再升,深受市民歡迎的餐蛋麵及餐蛋治或會加價1至2元。
面對午餐肉供應緊張,或會「坐地起價」,食肆普遍暫時按兵不動,未有加價計劃。太興集團營運總監何小鋒表示,由於沒有使用梅林牌罐頭,故不受停止進口影響,亦不擔心其他品牌罐頭價格因而上漲,午餐肉公仔麵等食品,使用的罐頭量不算高,相信影響不大。翠華茶餐廳負責人李遠康表示,罐頭只佔食品比例不足1%,即使其他品牌的罐頭加價也影響不大,未來會盡量發掘其他食材品牌,以午餐肉為例,會選擇脂肪較低的三花牌及長城牌,並多供應魚湯、魚蛋及蔬菜等健康菜式。

本港有售的部份梅林牌產品

午餐肉(共8款)
回鍋肉、東坡肉、榨菜片、榨菜肉絲、雪菜肉絲、紅燒排骨、雪菜、油炆筍、鳳尾魚、滷豬雜、咖喱雞、清水竹筍、清水馬蹄、五香肉丁

市民反應

會食少啲
陳先生:「如果事件令到其他罐頭貴咗,都會食少啲。」

要了解吓
鄧老闆:「每月都入3至4箱梅林罐頭,明日會同批發商了解。」

唔太擔心
陳小姐:「不時都聽到內地食品有問題,但唔係餐餐食,唔太擔心。」

蘋果資訊
梅林與捷克合創午餐肉

上海梅林牌是中國罐頭行業首個名牌,創於1930年,當時以生產中國第一瓶國產番茄沙士(番茄醬)起家,抗戰前生產鳳尾魚,馳名中外的午餐肉則是「中外合作產物」,1958年與捷克合作首創的西式午餐肉罐頭,從此打開歐洲市場,成為午餐肉「一哥」。
午餐肉、回鍋肉、東坡肉等梅林牌罐頭家喻戶曉,生產商上海梅林食品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上海梅林罐頭食品廠,1930年7月創建,已有77年歷史。當時向國民政府註冊的盾牌商標,是由中文「梅林」字樣與英文MALING組成。
根據梅林官方網頁,其王牌產品午餐肉是於1958年與捷克合作出來,當時已外銷歐洲,一年後更研製出高溫處理的火腿罐頭。單是午餐肉產品,80年代已分別三次獲得國家銀質獎狀。
現已晉身上市公司行列的上海梅林,旗下產品種類超過100種,年產數萬噸,外銷歐美、日本及中東等逾百個地區,今次被全面禁止出口,影響極大。

餐肉蛋飯是茶餐廳受歡迎的食品之一,但部份食肆表示一直用其他品牌的午餐肉,不擔心會受影響。 司徒世華攝

梅林牌出產多種罐頭食品很受市民歡迎,包括午餐肉、五香肉丁及榨菜肉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