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朝偉出席公眾應酬場合,被娛記圍住,問他最近搬家的事情。
偉仔已經答了許多次,說裝修還未搞好,家還未搬。旁邊一個說「國語」的記者自作聰明再問:「你不肯說幾時搬家,是不是怕被人拍到照片?」
偉仔忍不住笑:「搬家又不是打劫銀行,怕什麼?」
在電視新聞中看到這裏,也忍不住笑出聲來。做記者,發問要用腦子,沒有腦子的問題和廢話從嘴巴裏問出來,不但交不成功課,還會被人訕笑。
香港娛記經過幾代人發展,理應成熟得很專業了,但偏偏不是,新一輩娛記,好像越來越不濟,不但寫不好報道,似乎連人情世故都不懂了。
有人結婚,記者的問題中,一定有「係唔係好開心呀?」結婚不開心,還結來幹什麼?即使那個人真的有些悔意,不那麼開心,會不會老老實實在「大喜日子」大庭廣眾告訴記者「其實我好唔開心」?記者是不是以為可以收到這份「大禮」呢?
有人死了,見到死者家屬,問:「係唔係好傷心?」你要人家怎麼答?「唔係呀,佢死咗我心花怒放呀」!記者是不是預料會得到如此「大禮」呢?
又或者,死了人,訪問不到遺屬,去訪問遺屬的朋友,問遺屬的情況:「佢哋係唔係好傷心呀?」遺屬的朋友會不會答:「唔係呀,佢哋冚家歡欣鼓舞呀!」記者是不是想得到這種的「大禮」呢?
再或者,死了人,什麼人都訪問不到,只拍到遺屬及出入靈堂的親朋戚友。然後把照片登出來,在下面寫一行說明,「在靈堂上,人人顯得神情悲傷。」
在靈堂上人人「神情悲傷」,是不用「顯得」的。「顯得」的,是記者的愚笨,難道他期望在一個靈堂上看到「人人」歡欣得滿地翻滾,跳霹靂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