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SIV資產減值23.4億<br>渣打料稅前盈利升24%

為SIV資產減值23.4億
渣打料稅前盈利升24%

【本報訊】因涉及結構性投資工具公司(SIV)Whistlejacket(簡稱WJ)的票據投資,及韓國按揭證券業務的影響,渣打集團(2888)發表的年結前業務滙報中披露,年內將錄得3億美元(23.4億港元)特殊項目減值,但集團財務董事麥定思指,即使計入有關損失,渣打今年度稅前溢利仍可達證券界預期的增長。 記者:劉美儀

麥定思昨日透露,渣打今年度稅前溢利(OPBT)應可取得革新性的高水平增長,「大致」達證券界預測的增長中位數,即較去年同期增長約24%至39.6億美元(309億港元),每股盈利增長約17%至1.99美元。

減值損失可能增加

儘管對SIV資產質素充滿信心,不過他承認,年底前集團「很有可能」再就餘下持有的WJ資本票據,按所佔比例及市值、但不作風險篩選(垂直劃分)的方式進行資產收購,意味集團減值損失可能進一步增加。渣打昨隨大市上升,在港收市重上300元大關,升4元(1.35%);倫敦開市初段,則稍為回落至292元。
穆廸投資正考慮就包括WJ在內,市值達1050億美元的SIV,調低信貸評級。渣打公佈,WJ資產值由8月底時的182億美元,降至11月底的108億美元,一如其他資本票據持有人,渣打已將等值1.4億美元資本的票據(約佔集團持有量的半數),按比例收購並轉為集團資產,有關組合約16.8億美元,已悉數反映在集團資產負債表內,此舉對渣打一級資本比率,只造成少於0.1%影響,麥定思指出,集團次級資本比率不會受到影響。

香港收益增逾一成

按市值收購WJ資產後,將對渣打構成約4600萬美元的減值調整,但他相信透過未來3年半的收入回流,可抵銷有關撇減價值。另外,渣打旗下韓國業務,因息差波動,令證券化結構按國際會計準則入賬後,出現錯配情況,導致今年6月底收入報表應扣減的2300萬美元,至11月底時擴大至1.33億美元;他又預計,韓國業務盈利,全年計將有輕微倒退。
麥定思又表示,本港經濟勢頭良好,全年香港業務收益亦會錄得雙位數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