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危機蔓延至車貸

信貸危機蔓延至車貸

【本報綜合報道】美國次按危機有迹象蔓延至其他消費貸款環節。首先是汽車貸款,因為相關貸款未能準時還款的比率已急升至多年新高,而一些提供汽車貸款的機構已收緊部份放款的條件,汽車貸款的利率亦已由多年前的谷底回升。根據國家汽車貸款公會的數字,每年新車及二手車貸款的數額,約為5.75億美元左右。

逾期供款比率上升

雷曼兄弟向專門承造汽車貸款公司所作的統計顯示,截至9月底止的一個月,於06年向那些被評為最高級別車主承造的汽車貸款,約有4.5%已逾期超過30天,遠高於8月底的2.9%,亦是過去最少8年所錄得的最大單月升幅。至於同期申請汽車貸款、信貸紀錄較差的次按貸款人,逾期還款的比率亦由8月的11.1%升至12%,是02年以來最高。兩個組別其實存在一定關係,因為供樓亦感吃力的業主,若要同時供車會的話,無疑雪上加霜。汽車貸款逾期未供的數字惡化,意味信貸危機已擴散至更廣泛的經濟層面,而這正是投資者和決策者最擔憂的事情。
其他信貸市場亦面臨麻煩,專門把學生貸款包裝成證券的FirstMarbleheadCorp,由於遭分析員調降評級,穆廸又稱基於逾期還款急增,正考慮調低其發行的部份證券評級,以致股價剛跌至兩年新低。

車貸證券貶值19%

汽車貸款與房貸的最大分別,在於後者有不少落入炒家手上,他們多以為樓價有升無跌;汽車貸款則不同,大家均清楚汽車會不斷貶值,故供車會的車主絕對不是投機客,逾期未能供款往往因失了預算,故逾期供款數字更能切實反映經濟的健全性。AmeriCredit行政總裁伯西爾坦言,逾期供車會往往是遇上突發事件,例如失業、入院或離婚,故他們極為重視失業率、每周申領失業金等經濟數據。
汽車貸款亦會綑綁在一起,包裝成為不同風險和回報的證券,再售予環球投資者。去年有890億美元(6942億港元)的汽車貸款便被證券化,成為樓按和信用卡以外最大的資產級別。德銀估計,這批貸款在今年頭11個月已貶值至僅69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跌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