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報道,由於有望受惠於計劃的金融機構參與未見積極,美國三大銀行牽頭以紓緩全球信貸緊縮的超級基金,可能被迫縮小規模至原來目標的一半。
目標籌1000億美元
由美國財長保爾森一手撮合、以花旗、美銀和摩根大通牽頭的超級基金,自9月份開始籌組,原本目標是籌集1000億美元,作為向出現周轉困難的結構性投資工具公司(SIVs)購買優質資產的資金,以避免SIVs賤賣資產,令市況進一步惡化。
受累於信貸緊縮,很多次按資產的潛在買家均退場觀望,SIVs發行的短債遂乏人問津。部份SIVs母公司均正嘗試自行解決問題,例如滙控(005)上周便重組旗下兩家SIVs,向其注資450億美元,並列入資產負債表內,把負債孭上身。
知情人士表示,即使規模縮減,超級基金的籌組仍會繼續進行,一個正式的聯盟料在未來數日成立。一些SIVs已出售了數以十億美元的資產,但由於價值直線下滑,意味着超級基金的規模縱使少於1000億美元,或許亦已足夠。例如花旗管理的七隻SIVs,今夏的估值多達千億美元,現時已跌剩660億美元。
這個超級基金能否成功解決SIVs的問題,仍是未知之數,若答案是「否」的話,有份出錢出力的銀行,便須被迫把資產列入資產負債表,令資金基礎受到侵蝕,損害其放款能力。
信貸緊縮買家觀望
更甚的是,信用評級機構正對SIVs虎視眈眈,隨時調降其評級,而這將會衍生更多流動性問題,嚇怕投資者。上周穆廸便表明,已將SIVs發行的1190億美元資產降級或放入觀察名單,當中有649億來自花旗旗下6隻SI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