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在吃飯時太心急,又或沒有看清楚魚肉有沒有骨便吞下去。鯁骨,確是難受得很,骨頭除了可以卡在喉嚨或食道令人不適外,更有機會刺破喉嚨或食道壁,小孩子扁桃腺較大,鯁下的骨頭較大機會刺入扁桃腺內,成年人多會落在會咽軟骨位置。
可灼傷食道及口腔
不少人會在鯁魚骨後嘗試用手扣挖,失敗後會飲用大量清水或吞大口飯團,試圖將魚骨由食道推進胃裏,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做法,魚骨刺入黏膜經已帶來一定的痛楚,亁吞飯團很容易把魚骨推得更深,一旦鯁入食道裏,便有可能刺穿食道及造成感染。
坊間常用的飲醋方法更不可行,能飲用的醋,酸度極弱,要是酸醋的強度足以令魚骨軟化的話,食道也會受不了強酸的傷害。若魚骨經已弄傷黏膜,再加上喝醋只會令受傷情況更嚴重。台灣曾有一名男子吃消夜時不慎鯁到魚骨,因聽信友人飲醋可將魚骨溶掉,喝下廚師用來洗豬腸的濃縮醋酸後,口腔及食道遭嚴重灼傷,還因為喉嚨水腫,險些送命。
魚骨卡在咽喉或食道會導致損傷或血腫,不把魚骨取出,可演變成發炎及長膿泡。本港最嚴重的病例是魚骨卡在食道與胃連接的賁門,令該部位發炎潰爛,魚骨再侵蝕入食道,繼而進入大動脈,引發嚴重出血,危害生命;亦有魚骨刺穿小腸、大腸,引發腹膜炎;以及鯁下雞骨、豬骨後弄傷食道,需要動手術來修補。
市民在誤吞魚骨後,若感覺魚骨仍在喉嚨淺處,可嘗試輕輕把魚骨咳出,但若失敗的話應立即求診,千萬不要胡亂試用坊間流傳的方法自行處理。一般鯁骨可先行照X光確定位置,若骨太細小,連X光也看不到時,醫生會以咽喉內視鏡進行檢查,且可同時把魚骨拔出。
資料來源:翹采醫務中心急症專科醫生尤芳智
逢周三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