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機關可信性受質疑

情報機關可信性受質疑

先是伊拉克,現在是伊朗,美國總統喬治布殊口中的「邪惡軸心」三國,兩個情報出了問題,起初萬分肯定,最後自打嘴巴,令人質疑美國情報機關究竟有多可靠。

「部份情報是近月才收到」

美國2002年的情報評估,指伊拉克有生化武器和在發展核武,美國以此為理據,翌年不理國際反對,和英國單獨攻打伊拉克,最後甚麼大殺傷力武器都找不到。美國痛極思痛,2004年情報機關大改組,設立國家情報主任新職,中央情報局局長也換了人。
一些高級情報官員表示,他們吸取了伊拉克戰爭一役的教訓,這次審慎得多。國家安全顧問哈德利指對伊朗核計劃口風大變,是基於新情報,「部份是近月才收到」。美國科學家聯合會的阿夫特古德(StephenAftergood),也指情報機關這次公開示範了他們處事獨立,「不再是軍事介入的啦啦隊」。
可是,人們不禁追究,2005年的情報評估錯判伊朗動機,究竟是因為情報機關能力沒有改善,還是情報機關屈服於政府主戰派政治壓力的老問題未改,現在的情報又是否正確?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的奧爾特曼說:「情報機關認了錯。為甚麼現在還要信他們?」
路透社/美聯社/美國《紐約時報》

美國歷來的情報失誤

1979年
伊朗爆發革命,令美國扶植的政權倒台,華府措手不及,當時中情局局長特納(StansfieldTurner)承認情報出現大漏洞。

2001年
美國發生911恐怖襲擊,情報機構被指多番忽視內部和其他國家的警告,導致慘劇發生

2003年
國家情報評估年曾估計伊拉克發展大殺傷力武器,美國入侵伊拉克,卻始終找不到大殺傷力武器

《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