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活豬供應在內地供港活豬市場開放後首現混亂。代理之一的五豐行昨日只供應1,800隻活豬,屬歷來新低,並突然取消慣常在供應量不足情況下實施的配額制,惹起全港買手不滿,齊集屠房罷買,令今早街市新鮮活豬供應劇減。消息指五豐行突然回復價高者得的拍賣方式,是因「唔抵得」第三代理農業專區的拍賣豬價較高所致。有買手揚言,若五豐行不回復配額制,不排除繼續罷買。記者:陳沛冰、鄧愷欣
以往內地活豬一向由五豐行拍賣,若數量下降,慣常會以配給方式分給買手,以免搶高價格。香港豬肉行商會理事長許偉堅表示,昨日內地供港活豬總數約2,100隻,當中約1,800隻由五豐行供應,其餘約300隻由農業專區供應。但昨早五豐行突然改變一貫做法,回復價高者得的拍賣方式,令豬價由每擔約1,300元,搶高至1,900元,當中約1,600隻由「出得起錢」的大型超市奪得。
部份買手手持木棍
消息指本周日起,五豐行供港活豬只有平時的七成,五豐行實行配額制,但買手買不夠豬,於是向農業專區買豬,致搶高拍賣價至每擔1,500元。五豐行「眼紅」農業專區的拍賣價較高,恐內地豬農為了得較高利潤,或會轉向農業專區供應豬隻,故回復拍賣,向內地提價買豬。
消息稱,買手不滿五豐行沒有預早通知便回復價高者得競投,買手毫無準備,難以向老闆交代,也難與超市競爭出價。事件引起活豬買手不滿,昨午分別到荃灣及上水屠房靜坐,部份買手更手持木棍,大批警方到場戒備。入夜後30多名荃灣買手表示,若五豐行不回復配額制,會繼續罷買。荃灣屠房買手佔全港買手總數三分之一,主要供應荃灣、深水埗、石硤尾及美孚等地區肉檔。
鮮肉大聯盟理事凌偉業表示,五豐行的做法令拍賣價失控,業界及市民都有損失。現時根本問題是內地供港活豬量不足,三間代理商應協議配給活豬,令買手不須搶高價,政府應介入事件,增加活豬供應量,「如果唔係件事手尾長」。
街市肉檔即時加價
他指今早10時會與五豐行開會商討事件,若五豐行堅持繼續拍賣,要視乎買手及肉檔的反應,才決定是否罷買。若拍賣每擔豬會搶高至逾2,000元,零售價將升至逾每斤50元。昨日街市肉檔已即時加價,瘦肉零售價增至每斤36至38元。
食物及衞生局表示,會密切注視活豬供應,與內地部門和代理行聯繫,採取有效措施穩定供應。食物環境衞生署已與五豐行會面,了解進口活豬減少的原因;若有需要,會考慮與內地商討增加冰鮮豬肉供應。
五豐行晚上發表聲明稱,會保持本港活畜市場良性競爭,並根據新的開放代理政策安排,以及活豬到貨實際情況,隨行就市進行銷售,為穩定供應作出努力。
農業專區董事長蔡志偉表示,今日供應量會增至480隻,若食環署及五豐行給予足夠豬欄,供應可增至1,000多隻,但現時並沒足夠欄位。
特稿:開放市場後五豐行「玩嘢」
五豐行一直須確保供港活豬穩定,但港府每有問題便向商務部反映,最終令活豬市場開放,引起五豐行不滿,現時要與廣南行及第三代理農業專區合作,三方磨合卻出現問題。由於五豐行不再是獨家代理,不須再為穩定活豬供應負全責,因而「玩嘢」,突然改變對本港買手的活豬配額制。
毋須為穩定供應負全責
據悉,近日活豬供應量減少,其中一個原因是五豐行與內地買手溝通出現問題,內地買手在活豬內銷價持續攀升及供應緊張下,沒有提高收購活豬價錢,令內地買手買不到豬。
活豬供應不足,五豐行昨日更突然取消行之有效的配額制,改為買手價高者得制度,據悉,此事與五豐行的獨家代理地位被打破有關。五豐行方面認為,不須再像以往般穩定活豬供應負全責。
據悉,新加入市場的兩個代理商未能與五豐行磨合,雖然商務部與三方早前才在北京開會,但無法解決三方合作問題。五豐行經常被指摘不向其他代理出租屠房欄位,令其他代理難以運作。其實供港活豬佔五豐行整體生意額微不足道,而且獨家代理數十年,在內地有一定網絡,其他兩個代理未必是競爭對手,故今次事件是「擺姿態」多於商業原因。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