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是滿足自己還是滿足讀者,總是喜歡將足球與籃球混為一談,這兩項運動其中一樣最大分別,就是比賽最後的那一刻。
足球賽事堪稱是完結得最唔清唔楚的,擁有獨一無二的補時制度,然後又由球證去主觀判斷加多或減少;無標準下搞到球賽最後階段很多時都是求求其其、草草了事。
相比之下,籃球賽的最後幾秒鐘卻往往是戲肉所在,上周重溫一場紐約人上季的賽事是為代表作。話說大鐘尚餘5秒,紐約人與金塊打成平手,紐約人的祖莫哥羅福控球在手發動最後一次攻勢,皮球欲交予隊友之際,對手截糊,形勢逆轉,最後機會屬於金塊。
截球的金塊球員立刻想將皮球大力拋上前場,點知大手一揮,另一雙手殺到,原來被偷波的哥羅福不甘受辱,仿似龍門般飛撲,竟然給他將皮球在空中截回;他自己驚魂未定,跑上前場兩步,看看大鐘還有不足1秒,是時候博一博,3分線外對手力迫之下跳射穿針,紐約人贏了。
5秒鐘內,偷波、再偷波、3分波,一氣呵成,蕩氣迴腸,經典時刻,永不怕遲。
文:Key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