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選總共有八位候選人,學者指反映晉身立法會的門檻太低,容易讓人濫用來自我宣傳。確實有候選人直認花費二三十萬就能廣泛得到傳媒報道,抵到爛。可以想像,明年正式選舉時,這樣擺明車馬做個人宣傳的陪跑者,會迫爆候選人行列,選民的信箱不勝負荷。一次選舉,傷害了多少林木生態?這批議會二打六無異於環保殺手。一心宣揚保育的人,網上拉票好了。
傳媒報道這次補選,每提到某某候選人,必須一同提及其餘競爭者,以示公允無私。這麼一來,電子傳媒和大氣電波甚至立法會內皆rap聲四起,一輪嘴叫齊「八大山人」拗口之極,林瑞麟索性「扮失憶」,全部叫齊了七個,獨欠陳太一人的名字「想不起來」。這場失憶騷做得悶爛,不提也罷了。好彩專欄文章不受這種無聊束縛,否則我這塊地盤短短幾百字就會塞滿人名,總編還以為我在騙稿費哩。實在也是,難得有這種文明倒退得stupid的法例規定嘛。專欄白賺稿費,候選人捎到宣傳機會,兩皆雙贏。讀者市民這一邊,利益注定受到損害。不過立法會早就是建制派的天下,不把市民利益放在首位啦。這便難怪,小市民一於明年繳了五萬元保金,豁出去跳上政壇自導自演去。我計過,假如每天要把六十個議員和他們的挑戰者的名字提場一遍,我這個專欄就會像透政治聯署了。我不介意幫人免費宣傳,哪怕是王八蛋,就當做替特區消災解難。別人放生龍躉烏龜,我自動罰抄人名,一樣的功德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