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戒》銀行史<br>銀行唔講錢

《色,戒》銀行史
銀行唔講錢

兒時跟老媽逛街,最驚聽到她說「去銀行」3隻字,她拿着存摺排隊,我坐在沙發發呆流口水,所以「銀行」予我,為1個字:悶!然而最近有個講銀行歷史的展覽,有近500件展品,舊存摺、《色,戒》造型海報咩都有,當銀行唔講錢,原來可以好有趣。

記者:馮冠芝
攝影:楊錦文

館長情傾上海灘舊錢莊

化沉悶為趣味,是銀行「先撩者錢」。原來工商銀行在上海早有一個銀行博物館,有2萬件展品,今次邀請香港歷史博物館合作,總館長明基全去了上海一趟,對該館的舊上海錢莊情景「一見鍾情」,決定將其全部搬到香港,連蠟像都是上海「人」。

■明基全館長身後獅子是遠從上海而來,佢仲老過中環那隻十多年,叫史廸。

5萬人民幣紙幣

新中國成立時的初版人民幣面值最高去到5萬元,以港幣計分分鐘都值5萬,真正升值。話說1949年上海經歷惡性通脹,買包煙要1,800萬,一句:「人力車上的乘客與其手中的鈔票同一重量。」又舊時上海銀行月份牌宣傳,但當時女仔人家不能拋頭露面,月曆女郎全是男人模特兒……
另有本地70、80年代銀行廣告,梁醒波扮財神、秋官SellEPS勁過癮。而本港銀行的獨家短片,則為記者首推。

■王佳芝呀!錯!舊上海月份牌女郎可能是男人模特兒……難怪網上有男人自稱自己是湯唯的裸背代身!

「從錢莊到現代銀行:滬港銀行業發展」

日期:即日至24/3/2008
時間:10:00am-6:00pm(逢星期二休館)
地點:尖沙嘴漆咸道南100號香港歷史博物館
入場費:$10(逢星期三免費)

■「存摺」因為錄要摺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