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梁博士相識三十多年,他從港大退休後就與瑞士籍太太移居法國鄉間。但常常回港,因子女都在香港發展。
梁博士系出澳門名門。雖精研數學,對文化卻情有獨鍾,而且品味高雅。香港藝界的一些元老級人物也說年輕時受他影響。七十年代初,仍是文革期間,他就率港大學者團往內地訪問。回港後,他對北京的古城風味,津津樂道。
近日與他小聚,他談起去年又去了一次北京,發現已經完全變了樣。高樓大廈林立,道路汽車擁擠,馬路上的人行色匆匆,失去以前那種悠閒的步履。城市的古貌完全被現代化建築遮蓋。這也許是發展,但已沒有了他所喜愛的北京風情。
對此我自然有同感,更何況我小時住的北京,還有破舊而古拙的城牆,還有雨天地上的泥濘──不要以為泥濘就一定不好,它的不方便其實也帶來某種味道。
不過,最讓梁博士感慨的還是澳門。他說新近到澳門,一出碼頭,那種喧嘩、吵鬧,舉目都是賭場搶客的車隊,讓他見了就頭痛。市區裏也到處鬧哄哄。漂亮的酒店高聳,卻不再見到優雅的行人。
我問他還有沒有去南灣街的小餐廳沙利文,他說沒有去了,不知還在不在。以前我們到澳門,總喜歡下午去沙利文喝杯咖啡。那裏下午三、四點鐘,總有不少葡人聚集,在那裏聊天,一邊也辦點私事,比如簽署支票之類,人人都是一副懶散、自在、浪漫、不長進的模樣,看上去都好玩。
這些拉丁風情已不再了。儘管還可以在氹仔路環找到殘留的葡式建築,但誰還珍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