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半世紀 嘆百年字號被吞併<br>特寫:蒸汽火車頭司機細說滄桑

服務半世紀 嘆百年字號被吞併
特寫:蒸汽火車頭司機細說滄桑

自1910年通車起,九廣鐵路經歷過蒸汽車、柴油車、電氣化火車時代的老員工已所餘無幾,66歲的何國松是其中一人。

指兵變因員工不甘心

1956年加入鐵路局當學徒,何國松服務九鐵近50年,今天九鐵將以合併形式退下歷史舞台,何國松慨嘆:「九鐵一百年歷史,就咁畀地鐵食咗好可惜,明明我哋係老大哥。」
何國松數年前告別九鐵大家庭正式退休,透過電視看到去年九鐵高層鬧兵變,何國松一語道破箇中原因:「唔甘心呀,邊個服氣?我哋成百年歷史,當年地鐵通車前都係我哋協助培訓員工。」
不過,今天碰見黎文熹,大家只談風月,與詹伯樂飲茶則開懷大笑。「詹伯樂最開心,佢話諗都冇諗過自己70幾歲,竟然有機會做九鐵CEO。」
自小便立志要加入九廣鐵路局,1956年何國松中三畢業,應徵政府學徒。「當年有3,000人報名,第一次筆試考中、英、數三科,每科一個鐘,最高分300人進入第二圈考智力題,最後篩剩30人。」
首日到紅磡車站報到,何國松便要提着工具箱跟師傅工作。「總之師傅做乜你就做乜,自己睇住學,冇人會捉住手教你。」何國松由清潔到修理一腳踢,兩周發薪一次48元,計算加班費在內,月薪逾100元。「話晒係政府工,人工算幾好,當時一碟飯唔使5毫子。」

自製蒸汽零件裝配維修

當時車廠內共有5部蒸汽火車頭,何國松每天都要學習清理和維修,遇有零件損毀,他還要學習自製零件裝配,其後蒸汽車頭由燒煤改裝成燒重油,亦由何國松和同事設計改裝。「重油冇煤咁污染,又唔使鏟煤咁辛苦,但缺點係好容易火燭。」
1962年九鐵全面進入柴油車年代,何國松雖不捨得蒸汽車頭,但也不得不承認柴油車可靠性和馬力遠勝一籌,當年單日客運人數便破紀錄逾62,000人次。記者林浚川

九鐵百年大事表

‧1910年:九廣鐵路(英段)通車,包括油麻地、沙田、大埔及粉嶺站
‧1911年:九廣鐵路(華段)通車,粵港直通車投入服務
‧1916年:尖沙嘴總站啓用,鐘樓則延至5年後才完工
‧1936年:開創九龍至廣州不停站服務
‧1941年:日軍佔領香港,鐵路損毀,服務幾近暫停
‧1955年:兩台柴油機車投入服務,7年後所有蒸汽火車頭退役
‧1975年:紅磡新車站啓用,取代尖沙嘴站
‧1979年:粵港直通車自1949年後重開
‧1982年:九廣鐵路公司成立,取代九廣鐵路局
‧1983年:九鐵正式全面電氣化
‧1988年:輕鐵系統投入服務
‧1993年:九鐵電視廣告被指鬼影幢幢,成為全城熱話
‧2003年:西鐵通車
‧2004年:政府與兩鐵研究合併,馬鐵通車
‧2006年:九鐵高層兵變失敗,署理行政總裁黎文熹辭職
‧2007年:落馬洲支線通車,兩鐵今日合併

資料來源:九鐵

1917年尖沙嘴總站已啓用一年,火車頭上的蒸汽為九龍半島市民帶來無比震撼。
九鐵提供圖片

1911年九廣鐵路華段通車,中英雙方官員出席儀式。九鐵提供圖片

圖為當年九鐵的標誌。陳亮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