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電視播韓片《茶煲阿四》,女主角安娜失憶後變得儍更更,造型舉止誇張,印象最深刻莫於吃韓國傳統炸醬麵時,忘形得不顧儀態,嘴邊沾滿油醬,似乎炸醬麵可媲美魚翅鮑魚。韓式炸醬麵其實由中國傳入,兩者的賣相和做法大有不同,至於中國其他地方亦仿效北京,變種成充滿不同地方色彩的炸醬麵,你喜愛那款醬汁呢?
記者:郭佩韻
攝影:伍慶泉、陳陶鈞、楊錦文、譚盈傑
Model:Suki、Christy@TheGroup
炸醬麵歷史
傳聞,炸醬麵始於北京,炸醬麵的出現全因當時的人生活質素低,將每天用來做菜煲湯的肉塊或肉碎,用醬油炒過後混入麵食,經多次嘗試後變成現今般以黃豆醬炒肉丁,撈麵一起吃。中國不同地方都有炸醬麵,實是仿效北京炸醬麵,以廣東為例,已把京式炸醬改頭換面了。至於韓式炸醬麵則由山東傳入。
京式炸醬着重麵質
要吃炸醬麵當然首選京式炸醬麵吧!北京炸醬麵,醬是深啡色,用黃豆醬把京葱炒香,並放入五花腩肉丁、薑及油,配料多為芽菜、青瓜絲、芹菜等,亦可隨意配搭不同的材料。
在銅鑼灣的老北京,可吃到最正宗的北京炸醬麵,師傅尹先生煮了京菜多年,他說,北京炸醬麵彈性好大,配食甚麼材料也可。在北京你可以買現成炸醬來撈,非常方便,但北京人喜歡吃親手製作麵條,所以師傅堅持用刀削麵來做麵底。
京式有口感$50(A)
不辣不酸只有甜,且有很濃麵豉味,麵彈牙,醬裏吃到一粒粒的肉丁,有口感,配料如青瓜絲、芹菜絲及芽菜新鮮脆口!
名為心裏美,是蘿蔔一種,肉心呈紫紅色,味道較爽甜。尹師傅在配料內加入心裏美,令炸醬麵吃起來特別香甜。
韓式醬汁烏卒卒
韓式炸醬麵,用黑麵豉醬把豬肉、洋葱、薯仔、椰菜等一起炒香。韓國家長喜歡在子女生日,親手做炸醬麵以示慶祝。而4月14日是韓國的黑色情人節,這日子是專為一些沒有伴侶、兼在2月14日收不到朱古力的單身一族而設,當天單身的人會吃炸醬麵,以填補心靈上的「空虛」。
想食韓式炸醬麵,首推稱為韓國街的金巴利街,其中一間為秀韓國美食坊,以家庭式經營,韓籍老闆娘李小姐話,炸醬麵是窮人的主糧,但他們認為天天吃麵,對身體不好,於是變種成炸醬飯,這當然不及傳統炸醬麵受歡迎,韓國人還是吃麵多,一碗麵在韓國賣約3,500韓圜(約港幣29)。
正式撈法
將醬汁與麵撈勻,應把筷子分開,一下一上,從麵底撈起,慢慢將醬與麵混合起來。
韓式不辣不酸$68(B)
與北京炸醬麵比較,麵質較粗扁,醬汁色澤偏黑。李小姐話,麵是從韓國直接運港,炸醬則天天新鮮整,麵爽口彈牙,醬汁甜甜很香,不辣不酸,保留傳統韓式炸醬麵之本。
變種炸醬飯$60(B)
貌似肉醬蛋飯,醬料同炸醬麵一樣,配飯來吃,同樣可口,怕單吃麵不飽的話,改吃飯最適宜。
四川以辣為主$28(C)
四川以食辣見稱,連炸醬麵也有辣味,主要用豆瓣醬來炒五花腩肉、芹菜等,若不吃辣,可點另一款用秘製醬料做,甜甜酸酸的,很開胃!
上海青瓜伴食$26(D)
與韓式及京式炸醬麵不同,上海炸醬麵用甜麵醬及配料煮,並加入肉丁炒幾次,配上即叫即拉的拉麵,同樣以青瓜伴碟,少辣,味道較受人接受。
廣東帶茄汁味$38(E)
甜、酸、辣、鹹味適中,是一般茶餐廳的炸醬麵,醬用麵豉醬加茄醬煮食,肉絲醃過有味口感足,配蝦子味清湯,非一般的味覺感受!
山東雞香濃郁$24(F)
醬料用麵豉及甜醬煮成,加入很多薑、葱、酒爆香,並用芽菜作配料,清湯用雞骨及魚骨煲過,很濃郁的雞味,是精心製作的炸醬麵。
A.老北京風味家常菜(22034321)
地址:銅鑼灣渣甸街50號渣甸中心8樓
B.秀韓國美食坊(23110133)
地址:尖沙嘴金巴利街7號地下
C.詠藜園(23206430)
地址:黃埔新天地第八期102及105號舖
D.叮賀(36783368)
地址:旺角通菜街1A至1L時尚廣場1樓
E.何洪記(25776558)
地址:銅鑼灣霎東街2號地下
F.麵棧(24120513)
地址:荃灣路德圍12號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