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跌勢隨時失控

美元跌勢隨時失控

信貸息差擴闊,股市又異常波動,投資者的憂慮可以理解。不過,如今叫人關注的,不僅是信貸市場出事,還有美國經濟可能衰退;同時,另一股不安感,開始在市場浮現──那就是美元跌勢可能失控。
在信貸緊縮和經濟走下坡的劣勢下,美元危機一旦全面爆發,帶來的衝擊非同小可。這除了導致金融市場大地震,更會令到聯儲局在決策時「縛手縛腳」,即使眼見衰退迫在眉睫,到時或許也要不情願地調高利率。

決策者須小心

美元危機會否引爆,很視乎美元失勢的成因,以及政策制訂者如何應變。美元不濟,一定程度上與基本經濟有關。為了減少進口和刺激出口,弱美元有助縮窄經常賬赤字,這套顯然行得通,經常賬赤字佔國內生產總值,已由高峯時近7%降至目前的5.5%。
在經濟衰退的陰霾下,聯儲局近期累積減息0.75厘,本月11日再減0.25厘的機會也高唱入雲。經濟增長前景變得暗淡,加上利率向下,美元下滑,實在難以避免。
然而,經濟基本因素並非壓低美元的唯一元兇,美元資產成為信貸風暴的主要受害者。對於「美國是一個可以安心存放資金的地方」這觀念,最近數周面臨重大考驗。信貸風波掀開序幕以來,流入美國的資金淨額大不如前,次按危機令美元變成「次按貨幣」。
當歐美有不少聲音,要求人民幣自由浮動,另一邊廂,油價上漲加上美元低迷,中東產油國面對通脹加劇,市場人士揣測,個別產油國可能會調整貨幣掛鈎政策。
要減少一點麻煩,美國的政策制訂者,首先要擺出關注美元走勢的姿態,如今他們評論美元時,用詞要更加審慎。假如美元的跌勢真的失控,屆時可能要干預,甚至要押後減息。

中國不會坐視

其次就要倚靠外力,尤其是那些將本土貨幣與美元掛鈎的國家,他們應該讓滙率上升,一方面可遏止通脹,另一方面可以重新平衡全球經濟。要讓本土貨幣升值,這些國家便肯定會放慢增加美元儲備的步伐,但他們不一定會拋售現有的儲備貨幣。
歷史顯示,國際間合作穩定貨幣市場,都屬於局部性的,但中國和中東產油國,有充份理由幫一把,以免美元的跌勢不受控制。中國方面,縱使滙率政策備受抨擊,但它並不願意見到聯儲局因美元危機而喪失功能,也不希望主要市場歐元區因而顯著降溫。再者,中國可以藉這機會,顯示其在國際體系中的責任感。
2007TheEconomistNewspaperandTheEconomist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