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香港股市叱吒風雲的阿里巴巴(1688)相信大家再熟悉不過,阿里巴巴的核心業務是針對中小企業的網上貿易平台,簡稱B2B─商戶與商戶間的配對(BusinesstoBusiness)。B2B這個名詞在科網股時代曾掀起一片熱潮,當中不少B2B公司更是華爾街寵兒,如i2、Ariba和已經倒閉的CommerceOne。事隔數年,大部份B2B公司的市值已經蒸發。
B2B這個概念其實和C2C─消費者與消費者的配對(CustomertoCustomer)十分相似。C2C的成功佼佼者是大家熟悉的網上拍賣公司eBay。大家也認識到網上拍賣場,是配對買賣雙方的平台,賺錢方法是收取賣方的廣告費用和在交易完成後抽取佣金;。eBay的成功是因為能夠創造一個前所未有的市場,令小市民也能接觸龐大的消費群。
有人想到企業之間也有很多交易,若設立一個和eBay類似的平台,便可針對企業提供同類服務,B2B公司因此應運而生,在2001年高峰期多達1520家。不過,企業的採購和消費市場不同;除了要價格便宜外,在物流、質量管理等方面也不容忽視。若只為了省錢,而在質量方面出錯,採購部是難以承擔這個風險。所以雖然有了B2B的平台,公司採購方面也和以往相差無幾,也是傾向慣用的貿易夥伴。
配套軟件助提升效率
B2B公司亦要解決一個供求的問題;eBay的成功,主要是有大批買家和賣家參與。但新興的B2B公司在吸納會員方面有相當阻力;供應商擔心把價格公開後有強烈競爭而影響盈利,在欠缺供應商下亦很難吸引買家加入,阿里巴巴在這方面十分成功。其實低價並不是最重要的,環顧現時仍然健在的B2B公司,令她們站穩腳步的是為客戶提供軟件服務從而提高效率;如在物流、庫存預測、採購管理、業務流程整合等各方面。
阿里巴巴特點是為內地的中小企開拓出一個出口的貿易平台;對於外國公司,阿里巴巴提供了一個值得信賴的網站,便於購買中國貨。阿里巴巴在內地方面的業務和美國的B2B較為相似。
阿股
電郵地址: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