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港股仍保持有2000點波幅,在期指結算前,恒指似考驗26000點的支持力,但該水平不但得以穩守,在美國憧憬減息刺激美股急升的因素下,港股在期指結算日亦難有造淡藉口,恒指於周五有直迫29000點之勢。
不過,上周恒指上升主要是由地產股帶動,其次為電訊、中資金融股等,周內恒指上升8%,但地產股分類指數則上升13%,比對一向以來較大上大落的H股指數之升幅為大(H指上升9.5%),這主要因為美國次按問題又再從個別金融機構中浮現出來,而聯儲局主席伯南克的言論令市場預期本月11日會議可能減息半厘,因此,若次按問題暫時紓緩,美國經濟數據將成為市場焦點,尤其是本周五公佈的11月份失業率及新增職位數據。
由於大市現正反映減息半厘的憧憬,若數據表現較強,令美股及港股在揣測減息1/4厘與半厘之間爭持,地產股料仍將反覆造好。
以上月份地產股走勢來看,主要地產股不但跑贏大市,部份更逆市上升,11月份恒指總結下跌2700點,即8.6%,但地產股大多只有輕微跌幅,相反,新世界發展(017)、信置(083)、新地(016)期間更錄得不同程度的升幅,即使長實(001)、恒地(012)、恒隆地產(101)於上周五的收市價,亦只略低於10月份收市水平。
宏觀因素利好樓市
利率走勢固然影響地產股的表現,而物業市場銷售情況、地產發展商的樓盤推售計劃及土地儲備的差異,對個別地產股的影響更為直接。在整體經濟環境上,本港利率仍有下調空間,失業率已隨着本港經濟回復穩定增長而下降,供樓人士亦多已脫離負資產行列,因此,市場上確存在一批近年一直按兵不動的換樓人士及新買家,他們亦成為近期新大型屋苑及二手市場銷售的生力軍。
不過,筆者亦相信本地用家及投資者對於1997年樓市狂熱及負資產的經歷仍記憶猶新,他們不會為求置業而盲目追入,亦不會不計成本投入資金炒作。
在本地地產股當中,筆者目前仍維持早前推介的新世界發展、信和置業及新地。雖然今年首10個月,全港只有5700個私人住宅取得入伙紙,但登記售出的一手單位則逾15000個,反映發展商出售貨尾單位亦成為一手市場交投活躍的原因。新地、信置於今年中段時間的售樓行動略見拖慢,筆者當時亦關注兩公司會否錯過套現機會,但現在看來,當時的惜售策略反而令身家上升。相反,早前積極售樓的發展商,現時只得等待旗下新盤落成。
資產淨值得以提高
在增添土地儲備的情況亦一樣,信置早前被指以高價投得大埔白石角、香港仔地皮,但現時看來,手上的地皮令其資產值提升,又豐厚了本身的土地儲備。雖然集團今年可供入賬的項目不多,但樓市保持活躍令其能延續受惠於今次樓市升浪。
新地及新世界則分別有九龍站上蓋項目及紅磡海濱南岸新盤之貢獻,後者明年之焦點是位於尖沙嘴河內道的大型項目推售。三者當中,信置股價最接近其資產淨值,看似不吸引,但其土地儲備價值,以及三者的內地物業組合價值上升,亦令其每股資產淨值得以提高,因此,併入利率下調的因素作考慮,股價調整仍是吸納上述股份的機會。
熊麗萍 滙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
作者熊麗萍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