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歲那年我讀藍姆的莎士比亞故事中文譯本。是林琴南的翻譯,書名《吟邊燕語》,父親線裝書架上的藏本,書簽四個隸書漂亮極了,該是老商務老編輯杜就田先生的手筆。這本書絕版了,《莎氏樂府本事》倒很多,印了再印,年年暢銷,我到台南讀書也買了一本,跟箱子裏梁遇春遺作〈查爾斯.藍姆評傳〉一起重讀,還有高中時代王念青先生送給我的那本小小英國版《伊利亞隨筆》。我在南洋英文書店買的《TheLastEssaysofElia》反而找不到了。也許是天生愛看藍姆小品裏精緻的老氣,旅居英倫那些年我還集藏不同版本不同裝幀的《伊利亞》,帶黑白插圖彩色插圖的尤其不忍放過。
西方不少書癡偏愛收集三兩心儀作家的作品,好版本好裝幀收不齊全絕不甘心,我結識過八、九位這樣的老頑固,閑書雜書上讀到的更多。這裏頭有情有趣,很難言傳,玩書玩久了漸漸意會。求孤本求善本境界太高我攀不上。我貪玩的其實只是插圖只是裝幀。插圖迷戀老畫家的老工筆老寫實;畢加索一九三一年畫巴爾扎克小說的插圖本如今一本八萬歐羅,瞄一眼我都嫌煩。裝幀我追求的也是經典老封皮老手工,品相不離十九世紀典麗的裝潢傳統。法國的AnnieSchneider研究書籍裝幀,她說這門手藝師父凋零,徒弟寥落,一脈香火只剩幾縷輕煙,她忍不住寫了《LeLivre,Objetd'Art,ObjetRare》。
今年年初我找到老首相簽名送給朋友的皮裝十二冊藍姆全集已然滿心喜慶,不料,上個月倫敦一戶藏書世家幾經轉托竟然轉讓給我一套十二冊的《TheLifeandWorksofCharlesLamb》,一八九九到一九○○年編印,寫藍姆傳記出名的AlfredAinger主編,麥米倫出版,只印六百七十五套。我這套是Birdsall精裝,侯爵PaulEdward舊藏,一九九○年在紐約拍賣過。每冊紅皮燙金,封面正中刻一幅皮畫,像是先用工具在皮革上鈎勒構圖再設色,聽說那是侯爵夢寐中的一套稀世藍姆。十二幅皮畫臨摹CharlesEdmundBrock畫的《伊利亞隨筆》和《隨筆末輯》黑白插圖,我都找出來核對過了:第二冊的〈讀書浮想〉和第六冊的〈兩種人〉加上第八冊的〈古瓷器〉,那是最「藍姆」的三幅書齋書人書事!Birdsall裝幀坊了不得,EdwardBayntun說姓Birdsall的William一七九二年盤下Northampton一家訂書坊從頭整頓,代代相傳,名震書林,一九六一年歇了業作坊裏全套古董裝幀工具賣給多倫多大學保藏。翻讀這套書翻了幾個深夜,我借第二冊那幅皮畫做了一款私人藏書票,寧寧靜靜只印了八個字:「董橋英倫訪書偶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