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聯儲局正副主席在過去兩天的言論觀察,其立場明顯軟化,似是為未來月份進一步減息鋪路。
在此之前的一、兩個星期,由於有多間大型金融機構須為次按資產再作大幅減值,加上美國房地產市場持續疲軟,以及經濟放緩的迹象逐漸變得明顯,信貸市場的不安情緒,早已逼近8月中儲局削減貼現率前夕的水平。以3個月美元同業拆息為例,其與聯邦基金目標利率的差距於過去一星期擴闊至62個基點,是2000年5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反映同業市場拆放取態審慎。
儲局自8月中以來兩度減息,曾經令信貸市場的風險急速回落,股市亦大幅造好。及後儲局於10月份的會議紀錄卻顯示,央行的政策立場提早由「傾向減息」轉為「中立」,這與市場的原先預期明顯有很大的分歧。
轉軚中立缺乏危機感
包括我們在內的市場人士,當作出美國經濟可在明年軟着陸的假設時,都是建基於儲局會因應經濟下滑的風險而持續減息,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在明年中之前將至少下調至3.75%水平。因此,當儲局會議紀錄揭示央行的政策立場「有變」時,市場的反應是負面的,因看來儲局認為已經減夠息而缺乏危機感,難怪股市及信貸市場均於隨後急轉直下。
本來儲局於8月中突然削減貼現率半厘,令金融市場「起死回生」,確實有助提升伯南克這員新領導的威信。可是,於10月份的議息會後,儲局卻提早「轉軚」,無疑是把辛苦贏得的籌碼白白失掉。現時看來,儲局若要在利率政策上重新取回主動權,就必須在12月份的會議中減息半厘,才不致繼續被市場牽着鼻子走。
執筆時,利率期貨市場預期,12月份減息至少四分一厘的機會為100%,而減息半厘的機會已上升至30%。若儲局願意在現階段再次加快減息步伐,則最終需要再減的幅度有可能因而減少。
減息條件香港已具備
對香港來說,港元同業拆息近期已大幅跌至低於美元同業拆息,因此現時並不存在香港會否跟隨美國減息的問題,香港銀行本身可隨時選擇自行再減息,當然在時間上選擇與美國同步調整,機會仍然很高。正如我們所料,香港通脹已攀上3%水平之上,明年很有可能會進一步上升到3.5%至4.0%的區域。隨着香港正式進入實際負利率年代,預料外圍資金將持續湧入及停留在本港金融體系內,香港的整體資產市場於明年大部份時間更不宜看淡。
潘國光
富邦銀行(香港)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