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後收到的文件 - 李碧華

死後收到的文件 - 李碧華

北京燈市口西街的豐富胡同,既窄又短,十九號有個紀念館。參觀者不算多。比起其他遊客必去的名勝古跡皇城偉園,它有點寂寞、孤高、悽冷。
這裏是老舍故居改成的「老舍紀念館」。一座普普通通的小院,作家於此筆耕,寫下了《茶館》等作品,被尊崇公演至今。書房還原當年創作生涯情景,陳設的都是他用過、坐過、撫摸過之物。館中有照片、手稿、圖書、文玩、字畫、藏品、遺物──原來近期經過一些改動工程,陳列品亦有增添,俾更完善充實。
新添之「珍貴物品」,是鄧小平同志為老舍先生平反所作的批覆文件、文革時殉難處所立的石碑……
這兩件東西,訴說中國知識份子的不幸和荒謬。老舍剛烈,受不了造反派的凌辱和批鬥,於一九六六年八月廿四日憤投太平湖自盡,以死控訴。文人風骨,要等到好些年之後,才有人在湖畔立碑紀念。至於平反日,他等不到了。而那份文件,卻是數不盡的中國人,等了大半生才到手的虛幻安慰。他們被打倒泥塵甚至喪命,末了又被告知打錯了,「恢復名譽」。而最好的日子已過去。
每位名家的紀念館,都應有這樣一份文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