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港人百分百愛黨愛國更不會有民主 - 李怡

蘋論:港人百分百愛黨愛國更不會有民主 - 李怡

民調顯示,香港支持2012雙普選的市民,持續維持在五成以上;但另一方面,反對2012雙普選,認為最早要在2017才可以有特首普選的左派政團民建聯,其支持度則成倍上升至15.8%。這訊息意味甚麼?
意味着經人大04年釋法及「決定」,再經05年曾特府提出的政改方案被否決,加上親中人士對「人心回歸」和「李柱銘漢奸」論的炒作,香港有不少人認為,香港要實現民主普選,獲北京信任至為重要。這種絕對「現實主義」觀念,主導他們傾向支持左派的民建聯,認為這個政團被中央信任,因此可以為港人爭取權益,包括普選。儘管有這種想法的香港人仍堅信民主,堅信基本人權應包括政治權利。有網友在本報意見網頁上留言:「如果無法令亞爺相信香港人百分百愛黨愛國,民主普選將永遠只是紙上談兵。所以我們十二月二日,要投下唯一能夠令亞爺安心的葉劉一票。」
更有聰明和現實的香港人,把近年香港經濟復蘇,認定是中央的優惠政策所導致。因此,若選出不為北京所喜的人士,北京將會收緊對香港的優惠,包括自由行、CEPA,甚至港股直通車。這些基於經濟實惠考慮的港人,說不定會按最講實利的股評人曾淵滄的意向,投票給因23條而有忠黨表現的「實力股」。
但如果這些現實、精仔的觀念行得通,為甚麼民建聯在區選中取得大勝後,仍堅持2017才有特首普選呢?當葉劉提出2012雙普選來爭取撐民主市民的選票時,為甚麼民建聯仍不放鬆2017特首普選的訴求呢?
答案很清楚:民建聯和葉劉之所以得到北京信任,不是有甚麼先天優勢,而是因為他們絕對服從,包括為23條立法而昧着良心宣示「沒有國那有家」的歪理與醜態。北京對他們的絕對服從笑納,並不等於北京會因此聽取他們爭取港人權益的意見。倘若說只要香港絕大部份人愛黨愛國,北京就會讓香港實現民主普選,那麼澳門早就應該有民主普選了。

至於自由行、CEPA,都是內地與香港互利的政策,那怕香港仍是殖民地,在中國經濟迅速發展的勢頭下,這些政策也要實行。而港股直通車的緩行及最終實施,也是基於中國內地經濟實況的考慮。倘若中國因香港人支持民主而會取消經濟互惠政策的話,那麼北京早就應該取消對台商的優惠了。然而,當年國台辦對支持民進黨的台商,也只是講些話來嚇嚇而已,並沒有「不讓台商在大陸賺錢」的政策出台。
從中共執政近六十年的歷史來看,也許情形正好與香港人的精仔哲學相反:越是得到中共信任、越是被中共當作「自己人」的政治人物就越不值錢,越遭殃。筆者曾引述過李翰祥導演生前說過的話:長在野外的玫瑰,不管怎麼刺手都是好的,可是,摘回家以後,可剪可扔可踩,就不足惜了。
多少在中共建政前向中共效忠的民主黨派,在建政後都被中共任意踐踏,原因只不過是黨派中人想沾一點點權力。而這,就有如李瓶兒被西門慶娶過門之後,還想擺擺身段,西門大爺的皮鞭就抽過來了。
因此,不信任,不溝通,其實只是中共擺出來要孤立泛民主派的姿態,其目的是要盡可能堵壓市民對爭取民主的支持。然而正是因為有這種爭民主的抗衡,中共才揑着脖子向香港人進行經濟賄賂,以收買人心。一旦全香港都忠黨愛國,那就等於把玫瑰摘回家,可以任剪任踩了。
當然,香港人爭民主,不是為了要用抗衡來「搵着數」,而是基於我們對自由、法治、人權的信念。證諸全世界經奮鬥而實現民主的地區,都是民主勢力越大才越有機會實現民主的。向專權政治乞求,以順從來博取賞賜的民主,還從來沒有在世界任何地區實現過。
自由的代價是永恒的警覺。為了自由,我們必須對一個曾經想要剝奪我們自由、強推23條的政治野心人物,提高警覺。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