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熱戲<br>《神探》被神化了的偵探 - 阿童牧

非常熱戲
《神探》被神化了的偵探 - 阿童牧

又是一個關於尋槍的故事,延續杜琪峰近年偏愛的尋找失物、借物發揮的路向。上一回杜琪峰與韋家輝合導,已是2003年的《大隻佬》,事隔四年再度攜手,內容除了一貫地散發禪味,更添加了靈異元素,鬼影幢幢。
自《我左眼見到鬼》後,劉青雲彷彿被剔出杜琪峰的御用演員名單,這次重新被徵召入伍,希望不但是托韋家輝的福,筆者認為杜、劉是導演和演員的絕配,不持續合作未免可惜。12年前劉青雲演過杜琪峰的《無味神探》,這次的神探角色婚姻同樣失敗,味覺和嗅覺沒有毛病,但腦袋少了(或多了)根弦,言行舉止像個神經漢。扮演神神化化的人物,劉青雲駕輕就熟,《大時代》中的方展博,用肉眼盯看股票機便能預見股市升跌;《神探》中的陳桂彬,透過親歷犯人或受害者的經歷便能獲得破案啓示,所以他把自己藏在行李箱中、埋在黃土下、重複吃犯人點過的菜。劉青雲有很大的發揮,來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劉青雲有望蟬聯影帝。
故事講述重案組督察何家安(安志杰飾)受命調查一宗懸案,找已退職的神探幫忙。神探自稱能看見人心裏的鬼,奇特的查案方式不斷動搖何家安的信心,及後何家安陷入困局,重複犯錯——當人產生了歪念,便會被惡鬼乘虛而入,鬼迷心竅——人所共知的道理,電影以生動有趣的形式傳達,創意出色。通過不同視點的鏡頭切換及剪接,營造出濃重的懸疑氣氛,不過作為一部查案電影,推理的趣味並不高,蓋因神探的查案方式委實太神化。換句話說,神探能夠看見人心中的鬼的設定,不過達至了視覺上與寓意上的功效,跟破案進程無法環環相扣。既然劉青雲可以透過經歷受害者的遭遇得悉一切,那麼他一早將自己活埋已可破案,何須大費周章?形而上與形而下的整合不足,是《神探》略為失色之處。
電影被列為三級,其實血腥暴力畫面少之又少,電檢處要保護的到底是未成年觀眾的眼睛,還是警隊的名聲?不解之謎還有神探割耳送贈上司之舉,當中其實有何含意?是源自西域文化史上割耳剺面的送別之俗,智舜禪師與獵人的佛家故事,抑或跟《黑社會》中那個反手握手的動作一脈相承,被某一撮人視作某種黑社會儀式?
撰文:阿童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