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交通強制保險(下稱「交強險」)自去年7月起實施,中國保監會昨引述首年財務滙報顯示,按中國會計準則,截至今年6月底,交強險推出首年賬面虧損39億元(人民幣.下同),中國財險(2328)佔其中10.37億元虧損;平安保險(2318)亦錄得經營虧損1.86億元。
平保虧損1.9億
受消息拖累,昨早申請停牌半天的財險,下午復牌後一度急跌近7%,收報12.02港元,仍跌2%;剛入股富通集團的平保則持續反彈,收市升3.3%至85.95港元。
中保監主席助理袁力解釋,保險公司在交強險實施首年的投入成本較大,保單所得成本都在當期攤銷,導致交強險首年出現賬面虧損,若按照國際會計準則,則錄得一定盈利;他透露,今年首10個月交強險賬面利潤為9.3億元。他又透露,中保監擬提高交強險的責任限額標準,由現時的6萬元增至12萬元。
據普華永道諮詢公司編製的財務滙報,內地交強險業務首年保費收入507億元,賠款支出139億元,各類經營費用141億元,投資收益則有14億元。
另外,袁力表示,中保監至今已向20家內地保險公司批出QDII資格,包括國壽(2628)、平保及財險,投資範圍主要是香港股票市場,而該會亦正審核3間已提交QDII申請的保險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