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門這個名字自從一套暢銷電視劇集以來,便在不同地方出現不同版本,有酒店,有餐館,有茶室……形形色色,最重要是人客因由這個名字發生興趣叩門幫襯。
廣州作為南方兩千年重鎮,論歷史文化底蘊比起才開埠一百幾十年的香港及上海都深厚得多;然而粵人慣性低調內斂,不少優勝特質輕輕帶過反而讓外界誤會落後;近年發展雖然並非全國最快,但也淡出淡入間靜靜變天;這連串變更才讓世人發現好些數百年老的大宅院、祠堂甚至村莊,隱隱藏在正逐步先進的千萬人口城市,它們面臨清拆才被人們察覺,不少已劃入規劃發展圖則,需耗上巨大人力物力才得脫身,但更多無可奈何去若無聲。
影視藝員許紹雄便來自堪稱廣州第一家族的許家;古老地段「高第街」便是他們從清朝開始繁盛的根據地,家族名人包括民國要人許崇智、許崇清;魯迅夫人許廣平。電視劇《千秋家國夢》亦以「許地」家族故事為藍本。
又稱瀛州的小州村位於新窖鄉,新窖南路土華立交之東南;小橋流水老榕別具一番南粵韻味,在喧嘩繁雜的廣州看來,這樣一番別有洞天別具遊趣。
吃道地粵菜,之前在本欄介紹過龍津東路的「向群冰室」。最近朋友招呼,引我進入另一番廣州吃食新體驗。
它的名字叫「大宅門」,位於廣州政府中心背後的豪賢路25號,靠近越秀北路,豪賢小學對面。或許沿用它本來用途的名字更有味道,它前身是一所數百年歷史的驛站,模式近似標準南粵祠堂,猶如我們村子「五桂堂」及近乎倒閉而有關部門亦未加速搶救的「達德公所」。這樣一所本來建築相當宏偉,材料與設計都甚精緻的歷史尤物如果發生在上海,可能又是國外觀察家或建築文化協會大力關注的寶物,就是變作餐廳也會重復舊觀而非今天蒼涼古樸的屋頂,襯上現代兼粗糙的地板磚。
好彩,餐廳主人賴先生廚藝獨到,用料取優,例如油;這項國內一般食肆最要不得,經常採用垃圾油的行為上,他便發誓一定以良心堅持用花生油及雞油。香港人一般出外吃喝很少會想到油,但在國內那可是肉眼看不到,影響閣下健康一大注意點。「大宅門」的菜式以土樸道地為宗旨,是一個復古而不作狀,更可細味羊城風俗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