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紗布遺留腹部引致的併發症「可大可小」,問題最快可於手術後兩周出現,外科專科醫生朱建華解釋,腹部的紗布屬外來物,嚴重可導致腹部感染、發燒、腹膜炎及膿腫,需再動手術將紗布取出,若病人年紀大或抵抗力弱,隨時會因嚴重感染而死亡。
未必能再捱一刀
朱建華指出,若及早發現紗布遺留在肚內,盡快替病人進行開腹手術取出,並以抗生素治療感染及發炎,一般不會有永久後遺症,紗布也不會影響其他器官的功能。不過,若紗布長時間遺留在體內,容易被蠕動的腸臟「摺住」,增加手術取出的難度,病人接受第一次手術後若復原進展差,未必能再「捱一刀」。
手術其間在病人體內遺留紗布的事故,多年來也難以杜絕,故一種在手術室專用名為「raytec」的紗布,放置了一條可用X光照到的縫線,醫生一旦懷疑病人體內有紗布,可利用X光檢查以確定位置,再進行手術。
忘解止血帶手指險壞死
醫護人員一時大意忘記替病人除下止血帶可引發嚴重後果,病人隨時因缺血需進行截肢手術。醫院管理局《風險通報》公佈,過去半年發生五宗忘記替病人除下手臂止血帶,險些導致手指缺血壞死事故。骨科專家指出,新一代手術用的電子止血帶,可預較時間及壓力,時間到會發出警告聲響,可減低事故發生。
止血帶主要應用在抽血及肢體手術上,骨科專科醫生高拔萃指出,止血帶分數種,其中手術止血帶用作紮緊深層動脈,防止手術部位出血,但當手術時間過長,或手術後忘記替病人除下止血帶,病人在麻醉藥的影響下,未必感覺到止血帶的存在,或病人仍處於昏迷狀態,長時間紮着止血帶便會出事。他警告,止血帶八至十小時後仍未除下,手指及腳趾會因缺血,神經線壞死而腫脹發黑,情況嚴重需切除壞死的部份。
醫管局在《風險通報》中特別提醒醫護人員,抽血後要除下病人的止血帶。高拔萃指出,抽血用止血帶一般壓力較細,造成的傷害亦較少,但病人若不清醒,長時間被這種止血帶紮着也會出問題。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