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總責令煲呔「提高港人素質」,煲呔無從應對,不知所措,也真是難為了他。
要成為溫總肚子裏的蛔蟲,解讀他每一句指示後面的深層意思,就得學習換位思考。溫總是中國大陸的總理,因此,我們不能站在香港人的角度,用香港人的思維方式去解讀「人口素質」這四個字,我們首先要弄明白的是,大陸人如何看待人口素質的問題。
翻翻大陸的報紙雜誌,不難明白,大陸人是從生理潛能及心理潛能兩方面去理解人口素質的,生理潛能,強調的是生育質量,要優生,要選擇性生育。而心理潛能,說的則是優育的問題了。說來說去,說穿了只是一句話,「人口貴精不貴多」,人口數量瓜分了世界總人口四分一的中國,已經不耐煩再坐在這把世界一哥的交椅上,他們虎視眈眈要把「人口大國」變成「人才強國」。思維節奏永遠慢三拍的煲呔,滿腦子農業社會的宏願,鼓勵港人不生則已,一生就要生三個,對數量如此熱衷,難怪笑壞了溫總。
一方面優生優育,另一方面,大陸手握每天一百五十個單程證的審批權,把素質欠佳,用大陸的說法,是「人口素質無法轉化為經濟發展動力」的人輸送到香港,雙管齊下,進行民族基因大改造。而煲呔懵然不覺,看來,他不只是歷史差,對現實和未來亦欠缺了一點點敏感。忠言總是逆耳的,溫總要港人提高素質,首先,由煲呔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