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的豪宅樓盤,名字要染上一層「偽歐洲」、「假美國」的包裝,像凱旋門和比華利山。最近,還有一幢OneNewYork,座落在深水埗長沙灣,還有一個樓盤,更加巴閉,用拉丁文和西班牙文Fusion,名叫OceanusatSausalito,地點為馬鞍山。
連住在貝沙灣,為了彰顯高尚身份,記住不要用華文講出這個地名,即使向那個滿嘴金牙的小巴麻甩司機,告訴他:「Bel-Air有落」。
你以上海口音說貝沙灣三個字,他會「藐嘴」,認定閣下是周正毅的親戚,憑炒起一個中石油的號碼住到這裏。如果字正腔圓的一聲Bel-Air(記住,Bel的那個L,要連着Air的母音一起發音),那位司機大佬,會快樂地一伸手臂,那隻穿着人字膠拖的黃腳板,專業而尊敬地貼着油門,踏得正正的,實實的,方向盤一扭,歡欣地開向Bel-Air那一片法國南岸一樣的藍天碧海。
在中國香港,誰都知道,一個越「不似中國香港」的環境地區,越值錢。像IFC的二樓商場,斜對面是city'super,這一邊是美式戲院,旁邊有一家書店咖啡館,裝修歐式,書架上擺設的是包裝豪華價貴的英文電影和設計叢書。
香港和中國珠三角「連成一體」?看看又不像。不要信嘴皮上吹的一套,香港的地產商,都很「愛國」,但從來不會把樓盤命名為「東莞花園」、「樟木頭豪庭」、「海陸豐一號」的,怕消費者一看到名字,聯想到北姑、漁船和足底按摩店。
要營造FeelGood氣氛,必定要令消費者覺得身處一個不像中國的社會,九龍城名校根德幼稚園,四十年前就摸通此一真理,根德,是英國東南部的一個郡,「回歸」之後,幼稚園的校長是不會改名為順德幼稚園的是不是?
上海黃浦江邊的TheBund也一樣,殖民地洋建築的一座陽台,一家意大利餐廳,一室金髮碧眼的玩家,夾雜着一兩個衣着性感的章子怡,看上去就像倫敦巴黎,除了窗外那個東方電視台粉紅色的「娘」氣圓球,有點掃興。
一切值錢的東西,都不像中國。當這個市場,明明在北嬸出沒勾引公園阿伯的地方,出現了一座「紐約一號」的豪盤,你就知道,為了消除悲情,天水圍改名為「六本木」,也為期不遠。我實在淺陋,看不到如此形勢,這個城市,如何會培養「國家情懷」和「民族自豪感」?因此,當你下次學舌表態,大罵李登輝,你在心中,也會對李前總統頂拜的,因為他本名岩里正男,他就是六本木、比華利山、OneNewYork,以及在那片菜田馬鞍山冒起的Oceanus什麼蘇沙里圖。因為,別看他個個愛國得那麼成熟世故,每個人心中,沒有一座斷背山,卻有一座根德幼稚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