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現形記 - 李純恩

官場現形記 - 李純恩

到北京述職,見了中央首長,場面客套話是可以說的,拍拍馬屁也是可以的,但說和拍都要有技巧。
表現技巧的關鍵,是要自然,表現自然的方法,是要顯得所說所拍都是由衷的感受。由衷的感受是脫口而出的,而不是看着一張「貓紙」還要讀得斷截禾蟲結結巴巴。
你想讚揚一下中共十七次代表大會,盡可以作有感而發狀說:「十七大之後,我見到各地的新聞都廣泛報道,畫面上每個人都表現得歡欣鼓舞,不要說親歷其境,就是隔着電視機看見,也令人特別開心。」
門面話說到這份上,差不多了,賓主盡歡了。
但是,如果說什麼:「十七大之後,我看到了北京城市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變──」這就出事了。這句話,照着「貓紙」讀得結結巴巴固顯得言不由衷,即使語言流暢,也是擺明拍了一記低級馬屁。馬屁拍得太明顯,令主人家尷尬,這就出事了。
十七大結束至今不過一個月,北京的各方面能有多大的改變?是變好了還是變壞了?要是變好了,那麼十七大之前這「各方面」又是什麼樣子的呢?一塌糊塗?十七大前是誰當家?還是胡主席嘛!
中央首長也講門面話,他們也說十七大是「勝利的大會,團結的大會。」但是說歸說,信歸信,許多說出來的東西,自己是並不相信的。連他自己都不當真的東西,你一本正經當馬屁拍上去,這就犯了兩個大忌。
第一,你自作聰明,以為他喜歡這樣的馬屁,這就低估了他,侮辱了他的智慧。
第二,你可以儍,但不能儍得沒分寸,畢竟你是他選出來的封疆大吏,當眾儍成這樣,便顯得首長有眼無珠,連累他也遭人訕笑。
若是個仁厚的老闆,見屬下儍成這樣,立即會派人來幫你工作,對你進行再教育。反之,老闆氣量窄一點,後果可以很嚴重──以後,你也不要想再吹口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