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審計署發表新一份第49號衡工量值報告書,批評逾10個政府部門及旅遊發展局合共12項目,其中對被指為「大花筒」的旅發局最大力抨擊,炮轟過去幾年花費近2億元舉辦的多項旅遊推廣活動,並非物有所值,報告「踢爆」幾個旅發局大肆宣揚的皇牌節目,包括中環皇后像廣場的繽紛冬日節與年初二的花車巡遊,根本未為本港帶來大量旅客,前者實際參與的旅客人次,比對上一年下跌42%。 記者:麥志榮 謝明明
審計署對旅發局分別發表兩份報告,其中審核旅發局旅遊推廣活動的報告指出,旅發局在06至07年共花費7600多萬元舉辦6項大型活動,審計署調查其中3項,發現花費最多,共2300多萬元的香港購物節,舉行期間的訪港旅客人次只有490萬,比預期低7%。
報告指出,舉辦多年的新春國際匯演花車巡遊,共花費2100萬元,旅客對活動的滿意程度卻由去年的7.9分降至7.3分,匯演7年以來只有一個冠名贊助商,旅發局也未有積極尋找其他贊助。耗資1200多萬元的繽紛冬日節,實際參與的旅客人次只有34萬,比去年大幅下跌42%,旅客滿意程度由去年的8.5分降至8.3分,再次訪港的意欲也有下降。
「Q嘜計劃」須補貼
報告又揭發,旅發局在06年舉辦的尖沙嘴「光影水躍」匯演,單一招標批出總值345萬元的合約,又額外為承辦商支付4名法國技術員來港的費用共6萬元,當中包括一名藝術總監4次來港的機票和住宿。旅發局由04年至07年,在幻彩詠香江加插的煙火表演,共批出12份合約,總值2247萬元,審計署認為若將煙火表演改為定期合約,會更具成本效益。
報告表示,由99年推行的優質旅遊服務計劃,旨在對符合標準的商戶發出優質旅遊服務標誌,但計劃的收費未能自負盈虧,今年旅發局需補貼590萬元。旅發局又每年邀請海外旅遊業代表訪港考察,去年開支750萬元,但旅發局一直沒有跟進考察團有否促成新旅遊產品。
推廣開支本末倒置
報告又批評旅發局在海外推廣旅遊的資源分配不當,在次要市場的推廣開支竟高於重要市場,例如訪港旅客較少的德國,推廣開支卻高於旅客最多的內地10倍。旅發局又在次要市場設全球辦事處,反而重要市場只設地區代辦。至於在北京設立的旅客諮詢及服務中心,每年營運成本需90萬元,但去年只接待了3萬多名旅客,遠低於50萬人次的目標。
旅發局在回應時表示,會檢討大型活動的形式及吸引力,並會為花車巡遊尋找更多贊助。
旅發局推廣旅遊活動的成效
推廣活動:15海外辦事處及7個地區代辦(06-07年)
開支:9,010萬元
審計署批評:次要市場的推廣開支高於重要市場
推廣活動:香港購物節(06年)
開支:2,350萬元
審計署批評:旅客人數未能達標
推廣活動:幻彩詠香江中的煙火表演(04-07年)
開支:2,247萬元
審計署批評:若以單一合約形式批出更具成本效益
推廣活動:新春國際匯演之夜(07年)
開支:2,140萬元
審計署批評:旅客滿意程度降,未有尋求更多贊助
推廣活動:香港繽紛冬日節(06-07年)
開支:1,280萬元
審計署批評:參加的旅客人次下跌42%
推廣活動:海外旅遊代表來港考察(06-07年)
開支:750萬元
審計署批評:無評估考察團是否有促成新旅遊產品
推廣活動:優質旅遊服務計劃(07-08年)
開支:590萬元
審計署批評:投訴增加121%
推廣活動:旅遊展銷會(06-07年)
開支:430萬元
審計署批評:未收回費用達170萬元
推廣活動:尖沙嘴光影水躍匯演(06年)
開支:345萬元
審計署批評:單一招標,額外為承辦商支付四名法國技術員來港費用6萬元
推廣活動:北京旅客諮詢及服務中心(每年)
開支:90萬元
審計署批評:旅客使用率偏低
總金額:1.9232億元
11職員薪金偏高 4宗酬酢飲酒超支
【本報訊】審計署報告披露了旅發局內部管治及行政一片混亂,旅發局11名職員薪酬長期偏高,高於市場水平125%,局內人員應酬費多次因飲酒而超出限額,一名經理更曾未獲批准便「先斬後奏」往英國及法國公幹,之後留在當地放假,申領了3萬多元公幹開支。
報告指出,旅發局11名職員薪酬高於市場水平125%,一直毋須減薪,其中一人更在今年獲加薪3.5%。截至今年7月,局內仍有7人的薪酬超出了頂薪點,令每年薪酬開支增加90萬元。
領3萬元公幹度假
審計署又審查了旅發局的酬酢單據,發現06至07年有4宗酬酢開支超出限額11400至60300元不等,其中一宗是因為需為嘉賓提供香檳,另一宗則由於餐酒及烈酒飲用量高於預期。
報告指出,06至07年有3宗未經批准便啓程的公幹,其中一宗是一名經理去年5月,申請到法國及英國出席會議,順道留在當地放假5天,申請不獲副總幹事批准,但該經理聲稱沒有收到不獲批准的通知,照樣出發,回港後申領3萬多元的公幹開支及機票費用;副總幹事只表示「別無選擇,惟有批准該次公幹」。
旅發局主席田北俊昨日回應稱,審計報告批評有11名員工薪酬高於市場水平,其中不少已經離職,現只有7名員工的薪酬仍高於市場水平,但隨着通脹持續,以及不調整有關員工酬金,相信到09年時,有關員工的薪酬會達致市場水平。旅發局已採取多項措施改善內部管理,包括取消員工共同用膳可申領開支、取消署任及甲級員工停車位等;又會邀請廉政公署協助全面檢討現行採購程序和指引;檢討甲級員工按表現發放薪酬準則,及海外公幹程序,會根據新制度,作出改進。
旅發局管治及行政缺失
‧旅發局主席未經財政司司長同意,批准為總幹事及其家人額外購買一份17萬元的醫療保險
‧11名高層薪酬高於市場水平125%,其中7人薪酬超出頂薪點,每年薪酬開支增加90萬元
‧總幹事等6名高層工作表現未達標,仍獲發放合共143萬元浮薪
‧旅發局薪酬已和公務員脫鈎,仍有4人獲發放合共100萬元的署任津貼
‧副總幹事及3名總經理獲額外提供泊車位,租金13萬元
‧一名經理未獲副總幹事批准,自行出發往法國及英國公幹,回港後申領3萬多元公幹費
‧有4宗酬酢開支超出限額1萬多元至6萬多元,其中2宗是因為飲酒超出預算
‧總經理乘搭泰國及台灣等短程航班都獲准坐商務客位,去年開支1萬多元
‧理事會成員的會議出席率偏低,屬下委員會有1名成員的出席率是零
‧有3名理事會成員未有申報個人利益
資料來源:審計署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