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立法會港島區補選投票日只有五天,陳太與葉太本星期肯定會傾盡全力,爭取最關鍵的游離票。雖然葉太走勢凌厲,看似對陳太構成一定威脅,但政界預料,陳太贏面仍是被看高一線,尤其泛民主派在11.18區議會選舉大敗後,當天沒有投票支持民主派的港島區選民必定向泛民「還債」,加上泛民在港島區損失未算慘重,憑過往既有支持票,足以保送陳太上壘。
其實,泛民擔心陳太敗陣之時,左派中人都有此憂慮。他們當然不是「無間道」,只是考慮到自身利益,才有此擔憂。單仁聽聞,不少左派中人寧願葉太「輸少當贏」,都好過「爆冷」打低陳太,因為這位「23條悍將」如果成功打敗「香港良心」,一定會在社會引來反彈,屆時最大受害者非左派、尤其是剛剛在區議會選舉中收復失地的民建聯莫屬。
擔憂葉太趕客
有左派中人說,今次民建聯能在區選報捷,或多或少因為沒有政治議題所致;一旦社會又將矛頭指向葉太,屆時葉太無疑成了明年立法會選舉泛民最佳「谷票」機器,民建聯恐怕再努力,也難保選戰佳績。反之,陳太勝出對民建聯選情影響不大,就以今次區選為例,泛民就算出動了陳太拉票助選,效果不過平平,與葉太勝出後帶來的「變天」作用根本難以比擬。有左派人士不諱言,葉太敗陣其實是最佳的結局,對泛民可以暫時打下一支振奮軍心的回魂針,對左派而言也是預計了的結局,雙贏方案莫過於此。
當不少人仍然為泛民的區選敗績默哀時,有政界中人卻認為,今次其實是泛民轉危為機的最好機會,因為左派的鐵票在一次區選中已經全部浮現;明年立法會選舉手握多少選票,各界都可以有數得計,因為選票難以在一年內激增。但泛民的選票顯然未有盡出,只要再為選民帶來新希望,屆時難保又有大量意料不到的選票湧現。只要把握時機,泛民其實翻身有望。